君家府邸位于京兆府南城,挽月阁则位于北城,要回君府,便等同于要穿过整个城。
君霂自挽月阁出来时,已是卯时。如今时值仲秋,天亮的稍晚,夜色还未退去,但城中百姓大部分却已经早早出了家门,为一天的生计奔劳。
两匹高头大马拉着的车驾行驶在宽阔的青石路面上,马蹄踏在街面上发出嘎达嘎达有节奏的轻响。
君霂所乘的马车,虽外表看上去并不奢华,但却比平常的车驾大出一倍有余,让街上早起摆摊的百姓纷纷不由得行注目礼。
车里,红枣伺候着君霂净了手脸,看着她还是一身的男装,于是请示道:“主子,您是就这般回去,还是换身衣裳?”
君霂低头打量了一眼,“还是换一身吧。”
“主子要穿哪一身儿?”
“你看着挑。”
红枣挑了一身玄色绣古纹图腾的曲裾深衣,伺候着君霂换上,又重新为她梳了头发,用一根白玉兰花簪简单半挽在脑后,又顺了顺那披在背上绸缎般的发丝,看着没有一丝纷乱才满意的收了手。
车驾穿过整个城池,到了南城时已是朝阳东升之时。
伴随着车轮压在青石路面上的咯吱咯吱声,车驾由北向南驶进君府所在的永安巷。
守在门口的门房远远看见那辆比一般马车大了一倍多的车驾,顿时双眼一亮,回头朝倒座间高喊了一声:“王叔,大小姐回来了!”
随着声落,一个瘸腿的壮年汉子以正常人都难以企及的速度,一阵风般从倒座间刮了出来,带起一阵劲风,明显就是练家子。
在门外站定,瘸腿汉子冲刚才喊话的少年吩咐:“赶紧去禀了老祖宗和夫人,就说大小姐人到大门口了。”
“诶!”少年脆生生应下,拔腿就往二门跑。
马车在大门口停下,驾车的少年跳下马车,冲瘸腿汉子抱拳行礼,笑出一口洁白的牙齿:“王叔安好!”
“好小子,数月不见又长进了!”瘸腿汉子抬手拍着少年的肩膀笑道,话罢冲马车抱拳躬身,目光崇敬地盯着拉了锦缎帘子的车窗,恭声道:“奴才王世充给主子请安。”
很快,锦帘被一只纤纤玉手掀开,探出一张姿容清秀的少女脸庞,正是君霂。
“王叔,腿脚可好些了?”
一个七尺高的壮年汉子,只因为这平淡的一句问候,只因那声“王叔”,尽是激动的满眼通红。
“回主子,奴才好得很,现在能跑能跳的,很快就痊愈了,只是太闲得慌,再不动一动恐怕骨头都生锈了。”
“那就好,等你腿好了,便回来吧!”
“奴才遵命!”
车帘再次放下,少年重新跳上车驾,驾车驶进君府大门。
王世充目送车驾完全消失才收回目光,看到门房几个小子都是满眼羡慕的盯住自己,不由的抬头挺胸,站的笔直如一杆标枪。
他可是大小姐的人,可不能堕了主子的脸面。
“王叔,大小姐可是小半年没回来了,这次回来该是能多呆几天吧?”一听这话就是刚入府不久之人。
“嗯,那是肯定,因为老太君寿诞要到了,大小姐这是专门提前赶回来,要为老太君筹备寿宴的。”
一个眼神机灵的少年凑到王世充身边,小声道:“王叔,您这次回去,把我也捎带上呗?”
“哼!臭小子想得倒美!”王世充从鼻子里哼出一个单音儿笑道,说话的同时右手伸手抓住少年的衣领,跟拎小鸡仔儿似得把他拎了个两脚悬空。
少年直蹬腿,嘴里求饶:“王叔饶了小的吧,小的只是说说。”
王世充放下少年,看着他道:“等你什么时候毛长全了,练上一身本事,再跟我说吧。”
……
正值辰时初,整个君府一片忙碌的景象。穿戴漂亮的小丫鬟提着食盒,穿廊过园,为各自侍奉的主子取送朝食。
荣福苑,正房福寿堂。
临窗大炕上,坐着一位满头华发,戴着翡翠嵌珠额带,着松花绿绣寿字团花锦缎长身褙子,眉目慈和的老太太。
隔着炕桌,陪坐在炕上的是一位气度雍容,头戴紫金镶同色珍珠的步摇,着云雁纹锦滚宽黛青领口对襟褙子,形容姣好的妇人。
大炕对面一排扶手椅上,坐着五六个满头珠翠,着各色罗裙半臂,披着批帛,年龄不一的少女。
快到老太君用早膳的时间了。
君家的晚辈们早早的便来请安。
大家世族规矩重,后辈给长辈请安,在长辈面前,恐怕嫡出都没有资格坐,遑论庶出。
君家以武勋起家,由老太爷一手打下的基业,算下来起家不过几十年。自是不能与那些同样以武勋起家的关陇豪族相比,也不能与那些百年的簪缨大族,以及公侯世家相比,没有那么多繁琐的规矩。
……
君岚进了福寿堂外厅,便见母亲正在布置膳桌。上面已经摆了大大小小十数碟早食小点,几个小丫鬟正提着开了盖的食盒候在一旁。
大伯卯时初刻便出门上朝了,父亲只是正六品校尉,自是没有资格入朝参政的,正领着两房请过安的男丁坐在东西两边的楠木扶手椅上。
本来,摆桌伺候老太君的膳食该是由长媳大夫人领着的。可是在君家,大夫人俨然就是另一个老太君,其他人都得恭敬伺候着。
君岚冲父母福了福身,见礼问安后,抬步绕过十二扇花鸟屏风进了中厅。
她扫了一眼室内,见人都到齐了。
君岚福身低头给老太君和大夫人请安:“岚儿给老祖宗、大伯母请安。”
大夫人看着她笑道:“二丫头看着气色不错,看来身子是好利索了,刚才我还跟老太太说呢,要你多休息几日,免了晨昏定省呢。”
君岚低头回道:“劳大伯母忧心了,只是风寒之症,岚儿已经全好了,再躲懒不来请安,就是不孝了。”
大夫人笑着点点头,“好孩子,你能恢复就好,眼看着就要到老太君寿诞了,大伯母虽然掌着家,可这府里大小事儿全赖你母亲张罗,你三妹妹又是个贪玩儿的,也只有靠你帮衬帮衬弟妹,让她能松乏松乏。”
君岚抬头看了大太太一眼,笑了笑,低头乖顺应是。
心中却嘀咕道:你也知道自己是甩手掌柜啊!
但她也只能在心里抱怨,若是让那个人知道了自己对大太太不敬,他们二房可有的好了。
大太太苏氏出身范阳苏家。苏家乃书香门第,家族以忠孝才德立世,虽比不上范阳卢氏底蕴深厚,却也家学渊源。
俗话说一家女百家求,低门娶妇、高门嫁女。
苏氏年少时才貌名动范阳,却并未高嫁,入豪族侯门,而是低嫁入了凉州君家之门,之后尽心侍奉公婆,教养子嗣,阖族无不称赞。
当年孝贤太后还在世时,都赞她“声华双美,词翰两全,著婉柔之姿,怀令淑之德,堪为命妇之表率!”
有那样的母族在背后做后盾倚仗,又生了那样一个女儿,即使没有生下嫡子傍身,即使那位一直颇受大伯父宠爱的婉姨娘,生下了庶长子、庶次子,也不能撼动其地位分毫,更不敢生出半分不敬之心。
说起这位婉姨娘,也是个心大的,只不过心大却福薄,所以才有了那样的下场……
------题外话------
新章节奉上,继续求包养╭(╯3╰)╮
昨天涨了五个收,某冰简直高兴坏了,谢谢收藏的亲,握爪,抱抱!
接下来的情节将会加快,虽然以这本书的架构而言,估计最少前二十万字都是铺垫,但是木有办法,为了以后故事的精彩,只能这样。
某冰以前的文风很多亲都说有些过于沉重,这本书某冰觉得已经大有改善,已经尽量不沉重了,亲们觉得呢?
因为费了很多心血准备,写大纲,找资料,因为某冰不想敷衍了事,想好好的将这本书写完,呈现给大家,所以亲们不妨耐心看下去,某冰保证物有所值。
还有,亲们看文的过程中如果发现错别字,欢迎捉虫。
要是想到什么好点子,不妨留言告诉某冰,若是采用,会有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