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远成亲了。
楚莹玉的心碎了。
以前的种种美好,都在满天绚丽的烟花中,变得支离破碎。
楚莹玉的心里,有无数个为什么?却没有了去问问宁远的勇气。
也许是她太当真了。从一开始,她就明明知道,她与他的身份天差地别。明明知道没有结果,只怪自己在不知不觉中陷了进去。
楚莹玉回到翠竹轩的时候,担心一夜的冷玉瑶见到楚莹玉时,忽然间觉得虽然只是一夜间,楚莹玉却憔悴了许多。
形影憔悴,魂不守舍。明明是两个人在说话,可是明显感觉到楚莹玉的心,在想着别的事。
冷玉瑶见她表面平静娶常,心知她内心必是心如刀绞。
这个时候,越是可以装的平静,展示我很好,我没事。就是越是有事。冷玉瑶暗自己着急,却又只能跟着担心,没有办法。
日子总是不经意间从指间溜走。不会因为谁伤心,谁难过,亦是谁不舍而停留。
楚莹玉虽然万念俱灰,但是她没有去皓月国,翻看着苏云留给她的玉佩,她告诉自己,自己之所以还留在京城,是因为她要找出杀了楚无痕的那个人,要为无影门里,其他的那几个人报仇。
但是,每每这样想的时候,她的脑海里始终浮现宁远的影子。夜深人静时,多少次暗中垂泪。只有她的内心才知道,她多想听宁远给她一个解释。
说是要为无影门报仇,可是单凭手中的一块玉佩,又去哪里找这快玉佩的主人。
两个月以后,看是表面平静的定北王府,终于爆发了一次激烈的争吵。
原因是史眉焉,怀孕了。
史眉焉初闻这个“喜”讯的时候,惊的花容失色。
宁远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勃然大怒。
旁人或许不知道,但是宁远心里,心知肚明。
自打成亲以来,这两个月来,自己每晚住宿在楚莹玉以前居住的房间里。从来没有在史眉焉居住的新房里留宿过。
表面上看,宁远对史眉焉是彬彬有礼,实际上不过是客气的疏远吧了。
多少次史眉焉因为留宿在楚莹玉居住过的旧屋子,而气的摔破东西。
自己本来还担心,自己已经不是处子身的事蒙混不过去。这下倒好了,根本就用不着她使用蒙混的手段,宁远根本就不如碰她。
史眉焉也跟他丞相老爹哭诉过,他无所不能的老爹也束手无策。只能好言安慰她女儿,慢慢就好了。
这下倒好了,史眉焉怀孕的事,无异于在“平静”的定远王府里,平地炸雷。
本来宁远虽然不喜欢史眉焉,对于她屡次加害楚莹玉的事还耿耿于怀。但是,一想到自己,为了救楚莹玉而娶了史眉焉,误了她一生而感到愧疚。
所以,除了不跟她同房外,对她还是礼让有加,凡事都依着她,让着她。
但是,现在史眉焉怀孕了。如果她没有嫁进定北王府,那么她怀了谁的孩子,都跟他宁远没有关系。
可是现在,她身在定北王府,名义上是宁远的结发妻子。将来生下的孩子,要跟他宁远姓名,从小长在定北王府。
纵使宁远心胸再大,他也无法容忍史眉焉,在他定北王府剩下别人的种,还要将其养大。
宁远知道这事以后,勃然大怒,脸色黑的吓人,拿剑架在史眉焉脖子上,逼问史眉焉这个孩子是谁的?
史眉焉见事情在也瞒不住,已经到了无法扭转的地步。就哭诉把太子玷污了她的事情跟宁远交待了。
宁远听了惊诧不已,他万万没有想到,这个孩子是太子的。没有想到太子明知道皇帝已经把史眉焉指给了自己,他还色胆包天,侮辱了史眉焉。
这明显是不把自己放在眼里,欺人太甚!
欺人太甚的不光是太子,还有史眉焉,还有她的那个丞相老爹!这几个人,合伙把他宁远当傻子,给他做了一顶这么大的帽子。
宁远控制住自己想要杀了史眉焉的冲动,把史眉焉赶回了丞相府。
王府里的下人们自然不知道其中内情,还以为小两口闹别扭,媳妇生气就回娘家了的寻常事。
丞相史益祖见自己的女儿被赶了回来。自然脸面上有些挂不住。但是,自知理亏,也就将这事隐忍下来。心中却在暗中,对自己的计划部署做调整。
史眉焉哭着想打掉这个孩子,他老爹却拦住了她。去太子府找了太子,密谋了很久。
太子到是对史眉焉怀孕的事儿,很得意,也很高兴。
隔三差五的去丞相府看史眉焉,一来二忘,竟然又与史眉焉厮混到一起。
史眉焉知道宁远不会在原谅自己,对宁远也死了身。便开始把自己母子的幸福压到了太子宁华的身上。
将近年底的时候,史眉焉在丞相府中,诞下一子。
宣仁皇帝多次督促宁远把他们母子接回王府,宁远宁死不从。皇帝大为恼火,对宁远的做法很是不解跟失望。圣怒之下,削去了宁远的王爵。
太子对这件事情的进展到是很满意。不光又得了个儿子,又打压了宁远。这对他来说,无异于是天大的好事,走起路来,都显得喜形于色。
第二年开春的时候,又有御史当朝进谏,宁远与敌国太子私定协议,带兵深入他国都城之事东窗事发。
原来是史眉焉在定北王府期间,无意间发现了宁远与席穆白的协议书,才将此事告诉了丞相老爹。他老爹正苦于抓不住宁远把柄,自然要对此事大做了一翻文章。
此事一出,朝野震惊。
本来就对宁远有些失望的宣仁皇帝,听了此事雷霆大怒,当即封了定北王府,搜出宁远与席慕白定私定的协议书。
白纸黑字,铁证如山。
宣仁皇帝当即将宁远将为庶人,变府为牢,软禁府中,无诏
终身不得外出。
宣仁十五年,十三皇子平北有功,被皇帝册封定北王。
宣仁十六年,王妃在娘家产子,定北王忤逆皇意,拒接史眉焉女子回府,被皇帝削去王爵。
宣仁十七年,宁远与敌国太子私定协议,东窗事发,被皇帝贬为庶民,收回白虎印,囚禁府中,终身不得私自外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