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桑耶寺的路上,淡蓝的天,灰白的云,秋日晨曦中的一切都那么安谧幽静,远处的雅鲁藏布江也静静地蜿蜒着流向远方,更远处偶尔还能看到雪山的尖顶。车顺着曲曲折折的弯道盘山而上。艾清看到不远处竟然还有一小片沙漠地带,很是惊讶,甘远告诉她这边已经有沙化现象了;不过艾清一会就习惯了,因为眼前多数是黄沙覆盖的荒山。路越来越颠簸,海拔越来越高,黄沙尘土你追我赶高调飞扬,大家胃都不舒服起来;艾清便开玩笑分散注意力,说唐僧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才取得真经,青朴乃修行圣地,去修行的路就该千难万难,方能显出修行者的虔心诚意。
同车有三个藏民朋友,可是言语不通,大家只好友善地含笑点头致意。艾清、欣欣比划着说一会跟着他们去青朴朝拜,他们终于大概明白了意思,忙点头,还纯朴地笑着。艾清突然一阵感动,想如此质朴敦厚到骨子里的笑容似乎好久好久没有见过了。
他们一路谈着说着,身体舒服了些,好在不久就到桑耶寺。书上说这是藏传佛教史上第一座佛、法、僧三宝齐全的寺庙,也是白墙金顶,主殿四周还有红白绿黑四塔镇守。桑耶寺主供莲花生大师,大师双目炯炯、相貌堂堂。林林低声说这位大师是宁玛派主师,可以娶老婆的;艾清笑笑,忍不住又感叹了一番仓央嘉措。海不日神山就在东面,艾清他们今天没有爬山计划,远远地看了一会后,就决定直奔青朴。
没看到同车来的藏民,等了一会还是没有看到他们,估计刚才在车上他们根本没有明白艾清林林的意思——语言不通真是难事。卡车早早就走了,只能包车,价格小贵,甘远忙对艾清说没有关系。上车后他们顺便带上了另一对年纪稍大的夫妻,也是前来旅游的汉人。半路上又看到一个尼姑负重艰难行走,艾清林林热情地邀请她上车。这是一条黄土路,不是坑坑洼洼,而是沟沟坎坎,还又窄又陡,感觉车子一直是悬在半空直直地开上去的。艾清想,要是下雨下雪,这路估计要难于“蜀道”了。
到了青朴山下,立即换了另一番天地。天更朗气更清,艾清贪婪地吸了好几口。刘强大哥让大家慢点走,先适应一下,防止高反。虽然没有看到别人描述的“绿草依依,流水潺潺,鸟语花香,山清水秀”的江南春景,不过艾清也不觉得遗憾,眼前有蓝天白云,金色阳光,黄色山石,还有五彩经幡迎风飘展,各色六字真言刻于石上,更重要的是艾清来这里是想让自己的心灵来一次短暂修行。一行人跟着女尼上山,她年纪应该不大,眉清目秀的,不过还是语言不通,好无奈!
没多久就到了庵子庙。看到的好像都是尼姑,有的非常年轻,带着孩子般羞涩的笑;艾清他们也和善地笑着致意。一会又发现,这里竟然有简单房间可供住宿,还有一个小卖部;艾清他们表示了神奇之后就坐下来歇会儿,还问这问那的。
经人翻译,艾清这才知道刚才同来的女尼在山上洞里修行,她已经来了十一年之多,今天是下山背点补给的。女尼说她要继续上山,还让艾清他们下午去她的修行洞看看;艾清林林忙笑着道谢,虽然没有搞清楚位置在哪里,反正觉得只要有缘终会找到。她们注定是有缘人——艾清林林都喜欢女尼师父的淡然神态和澄澈眼眸,女尼师父也一直对着她俩微笑,她肯定也喜欢眼前这两个清丽的大眼睛女孩。
现在正是午饭时间,艾清他们就留下来吃饭。要了素面,艾清觉得味道还不错,又和甘远林林商量说下午慢慢逛,今晚就住这里。原来庵子庙是上山的必经之地,再往上走,慢慢就看到修行屋和修行洞了。
艾清一路上又看到好多六字真言,还有形状奇怪又被摆得奇奇怪怪的石头堆。大家都不懂其中含义,感叹着此时能遇到会讲汉语的藏民朋友就好了。艾清一回头,嘿,远远地还真有一个年纪很大的僧人背着布袋上山。大家一阵高兴,毕恭毕敬地等着老者;及至等到,双手合十笑着说“扎西德勒”,然后便和僧人聊了起来。太好了!僧人能懂也能说一点汉语。他说,这些都是神石神迹,让他们过去用头轻轻碰碰。
他们看到几块大石头围成的一个修行洞,门口也用石头遮着,僧人比划说这里的修行者正在闭关,不能进去打扰。又看到一个竖立着像块石碑的大石头,拉着经幡,地上还有很多稀奇古怪的东西;僧人指了指艾清手腕上的串珠,大概是说可以放在这里供着祈福,于是他们都取下自己的随身饰品恭恭敬敬地放好,这些基本都是八廓街买的。一路上又看到几个修行洞,不便进去打扰,还有一些煨桑台和神秘的小石碓。
就这样走着走着,僧人在自己的修行洞前停住了脚步。艾清林林躬着身子进入洞内,屋子太小,转不开身,陈设更是简陋:正面小佛坛供着大师神像,还有酥油灯;一张厚毡子铺在地上,小桌上放着整齐的经书;另一边小凳子上有碗筷等生活用品。僧人要给艾清她们酥油茶,可是都没有碗哪,于是僧人又给她们几块糌粑和几颗黑乎乎的丸药,大概是说路上慢点走,不舒服就吃颗丸药。艾清他们笑着致谢,给老者留了吃食和零钱,便集体行礼再道“扎西德勒”——因为只会这一句啊,然后告辞继续上山。刘强夫妇赶时间,想快点到温扎寺再下山,他们便先行一步了。艾清他们三人不着急,慢悠悠地一路信步张望着。
艾清不再看景,边走边想,让自己的心接着那天的思绪:感情路上,自己似乎又不知道是该进还是该退了,到底该往哪个方向走呢?“真要跟着甘远同走吗?真要跟着他战战兢兢地走吗?”她问自己。这一路上他基本都顺着自己的意思,时时悉心照顾着自己,言谈举止都显稳重踏实,不粗不俗不浮不傲,更何况,他有一双时而闪亮时而幽深时而柔情时而忧郁的大眼睛,从他的眼睛能看出他关心自己,可也仅仅是关心,或许也有点喜欢。艾清觉得这远远不够,她一直想要现在依然想要那种刻骨铭心的爱情,再由爱情转化为亲情,然后相伴相守一生到老。如果他钟情痴情的人是自己,那自己该是多么多么幸福啊!
艾清心里想着问着,突然看到同车来的女尼正向他们这边张望着。艾清林林很是高兴,没想到还真找到了她,赶紧快步跑过去,林林还抱了抱女尼。女尼的修行洞稍微大点,陈设更齐整一些,佛像、酥油灯、经书供奉正中。女尼给艾清林林取了一点吃的,便“毡”地而坐,捻着佛珠,微笑着,嘴里还念念有词,不知是在诵经,还是在和艾清说话。
艾清望着女尼师父的眼睛和笑容,突然好想把自己的心事向她倾诉求她点化,便起身坐在她脚边,一脸虔诚地凝视着她。艾清不知道这个年纪不大的女尼经历过什么样的人和事,竟能让她放下一切在这深山陋洞里一住就是十一年之久;艾清突然有点心疼她,然而女尼师父的眼神是那么明澈,神态是那么安详,笑容更是淡然中透出幸福和满足;艾清的心踏实了下来,信任的踏实,敬畏的信任,她不再犹豫,指了指洞门外站着的甘远,又指指自己,想问师父他是否是属于自己的那个他,自己心里有疑惑却也无法立即放下他;艾清像迷途的羔羊,眼神茫然,痴痴地望着师父;女尼师父似乎能懂艾清的手语心语,她看了看甘远,又看了看艾清,用指头轻碰艾清的额头,依然安详地淡笑,对着艾清的眼睛诵经似的念了好多好多——艾清不懂藏语。师父是说因缘际会吗?还是在说缘尽缘散不强求?她是在说一切终将成空吗?还是在说应该勇敢地去追求?……
艾清凝望着她的眼,聆听着她的声,许久,也许是心诚佛至,心至佛灵,她的心目突如佛光照彻般清明了悟,她的心里也有了坚定的答案:自己要宽容,要放下,要勇敢去经历去追求;虽说自己一直对感情有点宿命悲观,可是自己不是黛玉,自己更不想做黛玉。想到这里,艾清的心更敞亮了,她不由得冲师父深深地笑,感恩地笑,醍醐灌顶般彻悟释然地笑;师父也能看懂艾清清澈的眼眸,坚定的眼神和她对幸福的执著渴盼。
艾清双手合十致意后,便起身走了出来。林林坐了下来,她也有困惑要求解。甘远问艾清女尼对她说了什么,笑她又不懂藏语;艾清笑笑:“不用懂藏语,有些话得用心去听——她告诉我姻缘前注定,让我宽容,让我放下,让我勇敢去追求幸福——还让我对你好点。”甘远用力捏了捏她的手:“这是你对我说过的最好听的话了。”
艾清扑闪着眼,情词深挚:“甘远,你呢?我最后一次问你,只再问这一次,你真的能放下以前吗?——如果仍然不能,我依然不会怪你,我们还可以做朋友,真的,只要你说出来,因为我现在还能抽身回头的!”
甘远看她的眼神,那么纯净,那么诚挚,那么渴盼,那么温柔,又那么深情,自己的心快要被融化了,情不自禁拥她入怀,低头轻轻吻她的眼睛,代替了所有回答。不知是艾清太傻,还是太聪明,因为面对她这样的眼神,应该没有男人能理智地去思考,能忍心对她说不——甘远被深深打动了,这一问一吻把他和过去一下子拉开了好远,过去已经慢慢地追不上他了。
------题外话------
青朴是一个让人看开放下的地方,却成了她的定情之地,从此,她就回不了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