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请跳转新地址 m.158xs.com

我从小就没有鬼怪的概念,关于妖魔鬼怪的故事和影视作品,从来没有怕过。更何况我还是一名有着近二十年党龄的老党员,绝对的唯物主义者,对娘亲要去还愿一事当然是老大不愿意,可是前面已经撒下弥天大谎,现在又怎么能收得回。无可奈何,挤出一个笑脸,乖乖地坐上娘亲雇来的马车向太法寺进发。

虽然雪早就化了,还是晴天,但气温还是很低,只能窝在车厢里,很是无聊,我便央着娘亲给我讲讲太法寺。

原来,太法寺是东阳国最为出名的两座寺庙之一,以佛法精深的高僧众多闻名于世,已经有两百多年历史;另一座则是位于京都的皇法寺,以皇家专用、气势恢宏而闻名。

太,在这里是指太上,最大、最先、最高的意思,正所谓“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法,毫无疑问是指佛法了,是佛祖第二十代弟子笈多(现代印度在当时的称谓)僧人蛮萨大师来到东阳国后,颇得当时国主孝文帝的青睐,就在紫徽山为佛陀立寺,供给衣食,于此首传禅宗而名扬天下。太法者,最高佛法也。禅宗初祖蛮萨大师在东阳以4卷(楞伽经)教授学者,后于山顶面壁八年,传法慧觉。此后太法禅法师承不绝,佛法精深,名声远播国内外。

城内是青石板路,很是平整,坐马车还不觉得颠簸。待出了城门,全是泥巴路,凹凸不平,颠得我七荤八素,只差没上吐下……痛悔不已。天哪,现在真想马上信佛,快来个神仙救救我!

好不容易到了紫徽山脚下,我抬头望去,只见蓝蓝的天空白云飘飘,葱郁的山峰薄雾缭绕,群峰如浪,绿涛起伏,不是仙境,胜似仙境。半山腰上横亘着一座雄伟的寺庙,这应该就是太法寺了。尽管不是什么特别的节日,来参礼拜佛的依然很多,山道上人流如炽,娘亲牵着我向山上走去。

一路上我东瞄西看,山脚下是常绿阔叶林,翠叶成阴,碧涛满耳,经风扑衣。能认出的有香樟树、小叶榕、广玉兰,这都是中国南方常见的树种,别的我就不认识了。越往上走阔叶树渐少,针叶树渐多,好漂亮的马尾松、杉木、雪松,松杉环绕,生机蓬勃,深绿无际。我最爱他们笔直的躯干、宁折不弯的风姿、卓尔不群的傲骨。有了这些常绿树种,即使是寒冷的冬天,紫徽山也是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我走得慢,整整花了一个时辰,我们娘俩才走到大雄宝殿。太法寺主要建筑有大雄宝殿和天王殿。站在雄伟的大雄宝殿面前,我高仰起头,叹一声,即使以现代的技术水平,也难以造出这座宝殿:纯木结构,中部以四根直径约四五十厘米、高约二十米的楠木大柱直贯殿顶,承载殿体的大部分重量。外以二十四根梓木檐柱,顶起飞檐。全殿梁、柱、檩、椽全靠榫头衔接,无一枚钉子,各部之间,相互咬合,彼此牵制,结为整体。在经历了二百多年的兵燹、水患、雷击、火烧、蚁害等诸多灾难之后,依然稳如磐石,屹立不倒。

大雄宝殿门口处有一大铜鼎,无数燃香插在其中,难怪山上白雾缭绕,原来都是香烟惹的祸。娘亲告诉我,殿内居中为娑婆世界的释迦牟尼,释迦牟尼乃娑婆世界教主,在这里是释迦牟尼进行教化人间的世界。佛和菩萨任劳任怨进行教化,表现了大慈大悲。左侧为东方净琉璃世界的药师佛,药师佛是净琉璃世界教主,主宰万民无灾无病、丰衣足食、身心安乐、生男育女。右侧为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阿弥陀佛,这里的百姓没有烦恼,可尽情享乐。在古笈多语中是慈和、慈祥之意。

宝殿内人潮涌动,我和娘亲好不容易挤到三座佛像前,我学着娘亲一一恭恭敬敬地拜了九拜,拜得我头晕脑胀,又加上光线较暗,什么都没看清就随着人流出来了。好在不象现代要收门票,不然这钱就花得太冤了。今天不是什么特殊的日子,怎么比现代的黄金周客流量还要大,让我不禁感叹古代的佛教真是魅力无穷呀。

大雄宝殿后面是天王殿。入口处有一座弥勒佛坐像,殿门两侧有一幅楹联:“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颜一笑笑世间可笑之人。”横批“德厚载物”。我一惊,这对联好面熟,不可能这么早就有了吧?难道这儿还有别的穿越难友?会不会能找着回去的路?说真的,到这异世之后,我还是第一次动回去的念头。

即使不是主殿,天王殿内也是人满为患。我年纪太小,个头更不用说,娘亲只好牵着我的手在外面转了一圈,算是游完了天王殿,还想往里走,我赶紧喊停:“娘,我累了,什么时候才能拜完呀。”

娘亲无奈地笑笑,背起我向山下走去。我开始不肯,但这副不到五岁的身体体力实在有限,也罢,现在就享享娘亲的福,将来我一定好好回报这份亲情。

“娘,先前许了什么愿这么着急来还愿?”说真的,我还是有些好奇,娘亲刚安定下来就要来还愿,她先前许了什么愿?今天又许愿了吗?

“你生病的时候娘亲很担心你的身子受不起逃亡路上的奔波之苦,加上你又一夜未醒,我一急就来求菩萨,只要让你能健健康康地活着,娘亲一定茹素十年,潜心礼佛。如今娘亲的诚心菩萨都看到了,不但你病已大好,神仙姐姐还传你本领,娘亲不知如何回报菩萨才好。郁儿,以后每月初一、十五,你都陪娘亲来此敬佛。”

“我!”面对这样的母爱,我还能说什么别的不成,“好。”

无限感动,亦无穷郁闷。

“郁儿,你有没有许愿?”

“当然有啊,我要娘亲健健康康,永永远远陪着我。”我眼珠一转,不过背着我的娘亲看不见。

“呵呵,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只怕将来我想留都留不住。”

“我才不嫁,我要陪娘一辈子,男人才不可靠。”刚刚才经历过一场生离死别,再也不想触碰感情,椎心之痛不敢再尝。

“唉,你这孩儿!”

回家的路上,我一头钻进娘亲的怀里,好减轻颠簸,马车摇摇晃晃,晃得我不一会儿就进入了梦乡。直到未时回到萧府,娘亲抱我下马车时才醒过来。饶是如此,我也被颠得浑身酸疼,什么姿势都觉得不得劲。不行,这破马车再也不能坐了,总不能每次都窝在娘亲怀里,而且就算是通过娘亲的怀抱减了震,还是颠得让我受不了。可这样的日子一个月最少有两次,一定要想办法改变这种状况。要怎么样才能改进马车不再这么颠呢?

娘亲开始做晚饭,我在厨房门口琢磨马车的改进。用毛笔不熟练,我干脆折了一根树枝蹲在地上比划起来,画了三次,总算是把今天坐过的马车结构大致画了出来。哪里可以改进呢?

很显然,第一个要改的就是两轮改四轮,现代人谁不知道四个轮子的汽车坐起来最稳定舒服。可是,貌似今天坐的两轮车没有转向装置,就是马直接拉动两个轮子原地稍稍转动就可以,四个轮子的东东怎么转弯?总不可能还在原地转吧!我努力回忆考驾照时学的那点可怜的汽车知识,完了,好象没有涉及到。会不会今天没看仔细,车上有转向装置?四轮车和两轮马车会有不同吗?

而且,就算解决了转向问题,仅仅只是改成四轮车还远远不够舒适。轮子和地面都很硬,硬碰硬的结果自然就是没有缓冲,撞击的力量,作为唯一有感觉的坐车的人要独自去承受。

把轮子包起来?用什么包呢?以我前世骑自行车的经验,轮胎气不足就会颠,骑起来不舒服,轮胎要是扁了就更不用说了,可是现在哪有橡胶、打气筒?问娘亲,果然没听说过橡胶。这个方法如果有合适的材料的话,应该是最简便易行的,明天出去找找看,要是能有什么替代材料就最好不过了。

如果轮子没办法,就只能改造车厢了。不对,如果在轮子和车厢之间增加一组弹簧呢?不行,车厢太重了,弹簧的连接面太少,固定不易,容易裂开,安全系数低。新想法刚冒出来就被自己给否定了。

车厢与底架之间装弹簧不行,主意还是只能打到车厢上来。把车厢象秋千一样,在车顶用皮带悬吊在车架上呢?颠簸应该是可以大大减轻了,不过,行驶过程中,车厢中的乘客还是要忍受不停的上下左右剧烈摇晃和车厢与车架之间的撞击。虽然可以每个角都与车架之间用皮带等固定,控制其摇摆幅度,但终归舒适度还不够高,而且还有大大的安全隐患。一旦有人在固定车厢的皮带上做点手脚,马车跑起来,车厢就太容易飞出去了。

时间一点点过去,不行了,蹲太久,腿都麻了,差点就站不起来了。我好不容易挪到床边,放松身体往床上一倒,唉哟喂,床好硬啊,疼死我了。唉,要是有席梦思就好了。

啊,席梦思,弹簧床,吔,有了,在车厢底部全部装上弹簧,我兴奋得想立马跳起来,可是腿也麻,背也疼,还是躺着稍微舒服点,这一跳就先留着吧。这个时空有没有弹簧呢?没有的话怎么才能加工出来呢?

冥想中,娘亲做好饭了。匆匆吃过晚饭,娘亲就把我叫进了里屋,关好门窗,开始教我练习内功。

友链:小7看书

  1. 上一章
  2. 目录
  3.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