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仆三人回到慈安堂时,流苏还是兴奋不已:“姑娘,刚才可真解气啊。二小姐那样鬼哭狼嚎,传了出去的话,可就真没脸了。”
这孩子平日里估计是被欺负得狠了。
缨络毕竟大了几岁,回来的路上已觉出不妥,她担忧地说:“姑娘,今天闹得这样大,恐怕二小姐会借机向二夫人告状。姑娘如今的处境已经这样艰难,实在不该为了一时意气……若是二夫人怪罪下来可怎么办。”
说着,缨络的眼圈又红了起来:“当时该让奴婢替姑娘挨了那一巴掌的,奴婢皮糙肉厚的,不过一巴掌而已,又打不坏。”
“谁挨打都不行。你放心,我自有对策。”玉青颜轻轻拍了拍缨络的手,以示安慰:“缨络,上回我让你做的东西呢?”
玉青颜笃定的样子让缨络稍稍放心了一点,她揩了揩眼角,努力露出个笑脸:“已经做好了。姑娘等等,我去取来。”
玉青颜细细赏玩手中的抹额——檀香色的软烟罗料子,轻薄柔软,本来是极难绣花样的,偏偏缨络的一双巧手,能用银线在上面绣出一丛丛怒放的万寿菊。
抹额中央缀着一颗小拇指肚大小的南珠,其莹润的光泽与银线交相辉映,再配上庄重的檀香色,显得格外雅致。
“好手艺,”玉青颜笑着赞叹:“这个时候,老夫人应该刚刚礼完佛。走,咱们送礼去。”
堂姐妹和下人们对自己的欺辱怠慢,当家的二夫人钱氏一直冷眼旁观,甚至有默许纵容的态度。
玉青颜认真想过了,要彻底改善自己的处境,就必须在后院找一尊比二夫人更靠得住的大佛——玉老夫人。
这场翻身仗能不能打赢,全看今此一役!
玉青颜的屋子其实就在慈安堂的后院,几步路就到了正厢。
听守门的丫鬟说,老夫人果然已经礼完佛,现在正有空。
“还好早来一步。”玉青颜心下大定,她信步迈入正厢房,朗声说道:“孙女给祖母请安。”
没有人应声,玉青颜也不抬头张望,安静的垂头等待。
片刻后才听到拨动珠帘的声音,有人从内堂走出来。
“三丫头来了,坐吧。”老夫人不咸不淡地说了一句,身后跟着的几个丫环婆子也没有向玉青颜行礼。
玉老夫人何氏不过五十几许,保养得当,隐约还能看出年轻时的清丽容色,由于长年礼佛,身上有股好闻的檀香味。
半年时间,足够让玉青颜了解到,玉老夫人并不喜爱自己这个孙女。
她屈膝行了一礼,顺从地挑了个离老夫人不远也不近的位置坐下。
“今天怎么有空来看我这老婆子。”玉老夫人不仅冷淡,语气也不善。
这话说得,让玉青颜都没法儿接,索性直奔主题:“祖母,孙女有样东西孝敬您。”
说着从缨络手中取过用锦帕包裹着的抹额,双手奉上。
老夫人纹丝不动,兀自拨动着手中那串小叶紫檀的佛珠,眼睛紧紧盯住玉青颜的脸,仿佛在寻找些什么。
这个三丫头,今天给人的感觉很是不同。
玉老夫人对这个孙女的感情很复杂——一方面,她是大儿子留存在这世上唯一的血脉;可另一方面,她又实在太像那个不讨人喜欢的大儿媳。
尤其平时那副柔弱的样子,玉老夫人最为不喜,简直和已故的大儿媳孙氏如出一辙!
那孙氏善妒又不贤惠,自己不能生,还死活不肯给夫君纳妾,连个通房都不能有,搞得大儿子二十八岁上才得一女。
想起当初与孙氏的种种过往,老夫人恨恨地捏紧了手里的佛珠。
玉青颜捧着锦帕包立在原地,半晌无人理睬。
抬头一看,老夫人脸上的神色变幻不定,她哪里想得到,这老妇人此刻的百转心肠。
孙氏真是好命,硬把大儿子的一颗心牢牢抓住,直到她死了都念念不忘。
堂堂辅国公,竟然三十五岁还无后嗣,又不愿再娶。
最后还是自己以无后为由,强行给大儿子塞了个通房。可惜太迟了,孙氏走后不过一年,大儿子沉疴难起,竟然就那样去了。
“我可怜的松儿。”玉老夫人一时悲从心来,气血翻腾,眼前一阵发黑。
“老夫人,老夫人。”丫环婆子惊慌乱成一团。
“祖母!”玉青颜看玉老夫人眼睛渐渐迷离,果断吩咐道:“可有救急的药丸?去取水和药来,再着人快去请大夫。”
老夫人的贴身大丫环金鸳眼急手快,招呼几个婆子一起,扶着老夫人躺在内堂的美人榻上。玉青颜则握住老夫人的手,对准几个穴位轻揉慢搓。
有了主心骨,丫环婆子也渐渐有条不紊,取来药丸用温水化开,给老夫人喂了下去。
不过片刻,老夫人的眼神就重新变得清明,最先映入眼帘的,是玉青颜关切的面容。
她不禁心中一软——到底是亲孙女,就算有长得七分像那福薄的孙氏,毕竟还有三分像自己的儿子啊。
大夫很快被请来,一进来就看到玉青颜的动作,眼中略带惊奇。
给老夫人诊完脉,大夫沉吟了一阵才说:“近日天气过于炎热,老夫人是中了暑气,才会旧疾复发,气血不畅。刚才的药服得及时,等老夫再开张消暑的方子,吃一吃就无碍了。”
大夫捻着自己的胡子,赞赏地看向玉青颜:“这位小姐刚才揉搓的曲池、内关、合谷等穴位都精确无比,老夫人这次有惊无险,小姐实在是功不可没啊。”
玉青颜连称不敢当。
送走大夫,玉老夫人眼中流露出难得的慈爱:“是谁教你这些的?小小年纪,懂得还不少。”
玉青颜垂下眼帘答道:“孙女平日里无事,从书里看到的法子。手上的这些穴位经常按摩的话,可以强身健体。要是祖母不嫌弃,不如让孙女教给金鸳姐姐可好?”
金鸳惯会察言观色,见老夫人没有出声反对,她便笑着道谢:“那奴婢可要多谢三小姐了,三小姐真是有孝心。”
玉老夫人满意的颌首,越发关心:“三丫头平日里都读些什么书?怎么还会有医书?”
“都是父亲以前留下的一些书,孙女有时会去父亲的书房亲手打扫。”玉青颜脸上怀念的神色并不作伪。
她和原主的记忆越融合,就越能感受到父亲玉延松对原主的真心疼爱:“孙女还记得孩提时,父亲常常会把我带到书房,手把手的教我写字,亲自为我开蒙。”
想起大儿子生前对这个独生女的宠爱,玉老夫人看玉青颜的眼神越来越温柔:“乖孙女,来,到祖母身边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