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锦刚走不远,就看见前方风雪中屹立的人影。华贵的绒衣包裹着他高大的身躯,不见其貌,可那身姿,却绝非等闲。
“吱——”他向她靠近,沉稳有力的脚步踩在雪地上,让妙锦忍不住想往后退。
距离越来越近,风雪似乎也开始惧怕他的威严,纷纷避开了他。那张脸也逐渐清晰起来——
绒衣上的帽子遮住了他的眼睛,只见那刀削般的下巴,紧闭的红唇,高挺的鼻梁,那是张比冰雪更加冷的脸。
“你……”他停住脚步,“就是妙锦。”
“恩。”她仰着头,对她来说,他太过高大。
“我是朱棣。”并没说姐夫,好像是在故意拉远距离。
妙锦却僵化了。
他就是明成祖朱棣?他就是那个集合了秦始皇的英明与残暴的朱棣?
妙锦在脑海里疯狂搜索着一本本历史书籍。
明成祖五次北征蒙古,追击蒙古残部,缓解其对明朝的威胁;疏通大运河;迁都北京,下令编撰永乐大典,郑和七下西洋,创建了永乐盛世。
当时的永乐盛世无论在经济、文化科技方面都是是世界第一。什么康乾盛世根本就是浮云。
眼前的人,就是缔造这个伟大盛世的人……
“走吧。”朱棣拉起她的小手。
“啊?”妙锦还是呆呆地望着他,他的手是有温度的,让人感觉温暖,“王爷。”
“恩?”他侧脸。
“你是来找我的吗?”她眨着大大的眼睛疑惑地看着他。
“恩,我来接你走。”
“你要带我去北平吗?”
“恩。”
“北平现在冷吗?”
“恩。”
“我以后还可以回来吗?”
“……”
“以后我还想回徐府,我爹爹说他不会走,他会一直等我。”
“……”
“好不好?”她摇着他的大手。
朱棣停住脚步,转身,在她面前蹲了下来。
“妙锦,北平到南京路途遥远,你还小,等你长大了……”
“我已经长大了,妙锦不怕累。”
“那以后我要上南京就带上你。好吗?”
“一言为定。”小妙锦伸出小拇指,“我们拉钩。”虽然现在她一脸天真,但心里却在嘲笑自己,毕竟要算起来自己也快三十了,做出这个动作难免有些狗血。
朱棣只是笑笑,将她抱了起来。
“……”妙锦有些失望的收回手。朱棣就是朱棣,怎么会陪着自己狗血。算起来他今年应该也二十五岁了。
“东西已经收拾好了,今日我们就回北平。”
“哦。”此时妙锦能够看见他的眼睛,和想象中的一样,深邃,好看。
“怎么了?”他低头,看着她。这个小女孩很是奇怪,看着自己的眼神让他很不自在。
“我没事啊。”她笑了笑。眼睛眯成一条线。
“总算知道你爹为什么这么疼你了。”他的眼神也略带笑意。
“为什么?”
“因为……”这就是一个惹人喜爱的小女孩。
“恩?你说什么?我没听见?”
“……”这个小女孩,人小鬼大。
XOXO
当她坐上马车离开南京的时候难免些许惆怅。
她掀开窗帘,此时马车已行驶到郊外,明朝开国初期,仍很凋敝,满目疮痍。常年的战乱,元朝的暴政让百姓民不聊生。
“哎~”不由自主地,妙锦轻轻叹了一口气。
一旁坐着闭目养神的朱棣眼皮轻轻一动。却并未说话。
“王爷,为何一路都未见我姐姐?”
“妙云怀有身孕,不宜劳累。”
“是吗?!”她居然连此事都不知,算来这应该是朱棣的第二个孩子吧,她对这个却没太大印象……朱棣长子应是明仁宗朱高炽,次子……“朱高煦。”对,就是他。和朱高炽争夺皇位,自幼凶悍顽劣,言行放荡,却也有军事才能,在“靖难”中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你说什么?”朱棣睁眼,看着她。
“啊?我,我有说什么吗?”
“你刚刚明明呢喃着朱高煦。”难道听错了?
“什么?”她疑惑地看着他。
“罢了。”朱棣挥挥手,“若是男孩我正准备给他起名朱高煦。”
“哦。”一定会是男孩的。妙锦再看他时,他又已经闭上眼不说话了。
她看着他,傻傻地笑着。
她的姐姐徐妙云,就是明朝著名的仁孝皇后。从小处事做人便颇得父亲徐达真传。好学,记忆力很强,四书五经、诗赋文章,广泛涉猎,温文尔雅,富有见识,言谈举止得体。总之全是赞扬之词。
据说朱棣对他这个妻子也是颇为满意,爱护。
如此看来,妙锦以后的日子不会很难过。
可是她,现在还不知道。历史是人写的。背后的,不为人知的东西都是阴暗见不得人的。
朱棣睁眼,看着她。
而妙锦还望着他发呆。
“有事吗?”他实在不喜欢被一个小孩这样看着。
“没有。”她闭上眼睛。
朱棣,有人说他残暴不仁,不管他做了多少贡献都是杀侄夺位的反臣贼子,他的残暴和朱元璋比起来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妙锦或许没有见过他的残暴。只知道他让百姓过上了好的生活,他一直觉得朱棣是个很好的皇帝,对他的钦佩之情非常深厚。
可是,当自己也处在历史中时,有很多东西是会变的。只是时间问题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