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请跳转新地址 m.158xs.com

云氏见爷俩都一副德行,忙问道:“怎么了这是?这新皇登基还没几日,又出了什么事了?你们爷俩气成这个样子?”

锦成道:“今儿早朝,礼部尚书元季廉上奏皇上,说如今国泰民安,但皇上只有一个子嗣,天家子嗣过于单薄,但皇上年纪也大了些,现在娶妃子百姓会说闲话,所以,就建议给太子选侧妃,以便为天家开枝散叶。”

云氏问道:“皇上怎么说?”

张承祖道:“能怎么说,皇上又不是不知道锦清的性格,但又不能直接在朝堂说不行,只说待太子大婚之后再议。”

锦成道:“父亲,我看此事还是和妹妹说一声的好。”

张承祖叹口气道:“也好,她当时愿意嫁给太子,是因为当日他许给锦清说这一辈子只娶她一人,如今,却成了这种局面。”云氏叹了口气,摇摇头,对柳儿说道:“你去把大小姐叫来,就说老爷有事找她。”

“父亲,找女儿何事?”

张承祖道:“今儿个早朝,礼部尚书元季廉上奏皇上,说天家子嗣单薄,要皇上下旨给太子选妃,以便给天家开枝散叶。”

锦清冷笑道:“元季廉?原来的湖广总督?他倒是想的周到。皇上怎么说?”

张承祖道:“皇上说,只待太子大婚之后再议。”

锦清又问道:“宋允暮怎么说?”

锦成道:“太子最近接手皇上的兵符,都去了军营快一个月了。”

锦清道:“父亲,此事早晚都会面对,以前宋允暮只是个闲散王爷,他有几个王妃碍不着他们什么,如今,他是太子,是一国储君。那些个官员个个都想趁此机会成为皇亲国戚,如今,他们都想着把自己女儿弄进宫去,说不定那元季廉家里就有女儿等着嫁进东宫呢。”当下冷笑一声,心道:“好,既然这么想当皇亲国戚,我就成全你们。到时,我会主动提出给宋允暮娶上一堆的老婆,然后,好好管教她们,既然,你们不想让我好过,那么我也不会让你们好过。也让你们尝尝我的手段。”云氏见她眼底一片冰冷,说道:“女儿,你怎么这么想?你不是一直希望他娶你一个的么?”锦清道:“站在高位的,手中没有足够的筹码时,就只能委曲求全,如今,皇上为什么不直接反驳?那是因为他自己刚刚坐稳位置,要靠着底下的人给他出力,只有百姓拥护他,官员拥护他,他的位子才能稳。所以,他只能将此事往后推,推到我手里,一箭双雕,既省下自己的麻烦,又又把主动权放在我手里。他高看我一等,我也不能让他失望不是?”张承祖道:“此事关乎你自己的幸福,千万不可意气用事,你有什么主意想法,先和太子商量,你二人也算同生共死过,千万不可以因为这些事伤了感情。”锦清笑道:“这个我心中自然有数,父亲母亲放心好了。再说,离我及笄还有两个月,急什么?”云氏还是满脸愁容,道:“我是怕你日后受了委屈。”锦清笑道:“母亲,你看女儿像那种吃亏受委屈的人么?”

皇宫里。

端皇坐在雍和宫里,与静安皇后有一搭没一搭的闲聊。

“今儿早朝,元季廉提到要给允暮纳侧妃,被朕推了。”

“你是在忌讳锦清那丫头?”

“你也知道她的能耐,我只想着她能好好辅佐允暮,给大周一个天下盛世,朕可不想惹恼了她,朕还想要留着自己的老骨头陪着你,可经不起她的折腾,这天下早晚都是允暮和她的,索性,把主动权给她,随她折腾那帮权益熏心的朝臣去,朕啊,落个清闲。”

静安皇后笑道:“我还真有点心疼允暮。”

端皇笑道:“你那宝贝儿子可是乐在其中。”

过了几日,宋允暮也从军中知道了此事,心里暗骂:“老不死的东西,为天家开枝散叶?说得好听,还不是利益熏心!”又怕锦清知道后有所误会,便叫人传了书信给她,叫她不要误会,又说了些肉麻的情话,锦清看完笑得眼泪都出来了。锦禾一把抢了过去,在那大声念了起来:“我日思夜想的清儿,昨日父皇飞鸽传书与我,说了那元季廉老匹夫的话,我深感气愤,你尽管放心,我答应你的事就一定会做到,说来咱们也有好些日子没见了,不知我的亲亲锦清想我没有?我可是做梦都想着你。”锦清一把抢过去,道:“别念了,你个小妮子,懂什么?”锦禾笑道:“姐姐比我大几日?”

次日,锦清给他回了信,意思是她心中有数,也知道皇上的难处,自己没多想,也叫他放心。锦禾问道:“姐姐怎么不写亲亲允暮?”锦清抬起头看到她那张皮笑肉不笑的样子,笑道:“死妮子,本事见长啊?居然调戏起我来了?”说着,便去挠她的痒,锦禾吓得直躲,两人嘻嘻哈哈闹了半日。

八月十五,中秋节。云氏知道,这个中秋节是两个女儿在家里过的最后的节日,也是家里最后一个团圆节,于是张灯结彩,比以往不知热闹了多少倍。方莲华穿一件樱桃红的绣百福的蜀锦褙子,和同色的百褶裙,锦成抱着妞妞,妞妞也穿着一身樱桃红,睁着一双大眼东瞧西看。云水儿穿了件石榴红云锦暗花褙子,下身穿了件橙色暗花百褶裙。云水儿已经怀孕七个月,已显得有些笨拙,锦荣小心翼翼的扶着她,坐好。锦添帮着锦清与锦禾做烤肉,云氏看着自己的几个孩子,心道:“多快啊,一转眼的空,都长大了,过几日,再给锦添定门亲事,我也就没什么心事了。”张承祖见她若有所思的坐在那,问道:“想什么呢?这么出神?”云氏笑道:“想着小孩子们一转眼的空都长大了。”张承祖笑道:“甭伤春悲秋的了,让桂嬷嬷去小厨房看看,妞妞的肉粥熬好了没,先喂她吃些。”云氏笑着吩咐道:“桂嬷嬷,你去看看,别饿着小小姐。”

过了一会儿,厨房把菜端了上来,凉菜热菜共二十四盘,甚是丰盛。又吃了锦清与锦禾、锦添三人做的烤肉,一家人说笑间用罢晚膳,张承祖道:“不如今日都去花园里赏会儿月吧。”众人应了,便一起去了花园,方莲华见妞妞有了些睡意,便叫奶娘抱回院子哄她睡觉了。一家人到了花园,又说笑一会,锦清缠着兄妹几个表演才艺,几人被她缠的没法子,只好应了她,云氏与张承祖坐在花园的凉亭里看着他们玩闹,云氏对张承祖道:“我记得他们上次这样闹,还是在江南,锦清六岁生日时,后来,锦清嫌做生日麻烦,每年只吃碗寿面,我却知道她是怕锦禾瞧了苏姨娘伤心,索性就不做了,后来,锦禾也不做了,倒是省了。”张承祖道:“都说了不伤春悲秋,怎么老想?”云氏黯然伤神道:“锦清就快十五了,下个月我就得准备她的婚事了。”张承祖拍拍她肩膀道:“咱们不是还有儿子儿媳么?”云氏笑道:“也是,过几日我就得把锦添的婚事定下来。”张承祖笑道:“就是,不高兴的时候就想些高兴的。”

八月二十六,张承祖给锦添定了亲,两江巡抚吴川起的小女儿吴媚儿,吴媚儿今年十四岁,其人与名一点也不相符,一点媚态也没有,说话做事都极为爽利。锦添在江南时倒是见过她两面,对她倒也挺满意。吴川起算是知道锦清的本事,又知道锦清日后是一国之母,锦添人又极是清隽儒雅,对这门亲事也很是满意。两家合了两人八字,看了吉日,说是次年的三月初六文定,到七月初十成亲。

九月十六,锦清十五岁,行及笄之礼,锦清一大早梳了个双髻,穿一身正红色蜀锦暗花衣裙,略施粉脂,去张家祠堂。静安皇后陪着太后都来参礼。先是一家人在族长的带领下跪拜张家祖宗牌位,接着是锦清跟着张承祖拜见张家祖宗牌位,拜完后,再跟着族长念及笄礼的长篇文章,然后由云氏打乱她的发髻,用钗子和簪子重新绾了发髻,接着是锦清跪地给族长及父母敬茶,在说些感谢父母之类的话。然后换了衣服,再由太后按照皇家规矩又来了一遍,而且还复杂很多,锦清抽空问云氏:“母亲,为什么还得再来一遍?”云氏小声道:“咱们大周朝的规矩,你是下了聘礼的,不是选的妃子,所以得按郡主的及笄礼。到时候你妹妹的比你的还麻烦,成了,快去敬茶。”锦清那天一直折腾到下午,饿的前胸贴着后背,心道:“终于过完了。”

第二日,内务府就下了圣旨,“张承祖之嫡女锦清,才貌双全,秀外慧中,命格尊贵,生辰八字与太子允暮皆为良配,着端皇元年九月二十六日成亲。入主太子东宫,为太子妃。钦此。”张家人跪地谢旨,那太监又道:“今日就会有奴才过来给太子妃量身子,做嫁衣。”张承祖忙给了赏银,送那太监出了府。锦清在心里叹了口气,心道:“该来的总会来。”当日,又择了吉时,张贴了太子大婚的文榜。

深夜,云氏躺在张承祖身边道:“没想到这么快,我总觉得跟个梦似的。”张承祖见她精神甚差,便好言相劝了几句,又说了些别的话才使得她心情好了些。

张府一家总觉得这时间过的飞快,一转眼就过去七天。而宋允暮却觉得时间过的真慢,想着自己以后就可以和锦清朝夕相处,心里就一阵甜蜜,皇宫里上下都忙得人仰马翻,静安皇后也是忙前忙后,恐怕有什么差池。

友链:小7看书

  1. 上一章
  2. 目录
  3.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