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请跳转新地址 m.158xs.com

悬空寺是大汉境内极少数的隶属佛教的寺庙,对于佛教,我了解的并不多。这是自西域天竺传来的教派。西域与大汉之间瀚海阑干,戈壁纵横。因而西域的教派一般只是在大汉边境传播,极少进入中原。佛教的传教士来自西域,文字不通,经书翻译困难。且中原人主要信任的还是道教,所以佛教基本算是还没有传入中原。若非代王的崇尚求同存异之说,哪里还有这悬空寺?只是这佛寺乃外教之物,皇太后吕雉并不推崇佛教,因而佛寺的存在,史官并不记载,一旦佛寺失去了德高望重的高僧可以传教,那其余僧人就必须遣返天竺,佛像和经书都一律要带走。否则佛教崇尚的众生平等很容易被人利用来发动造反。因而自高祖登基以来,我朝都没有对佛教的记载,佛寺的存在更是几乎没有。

至于我,我并不喜欢佛教所说的众生平等,有些人自出生起即便不事农桑却衣食无忧,而有些人一辈子劳劳碌碌勤勤恳恳却永远徘徊在饿死的边缘。众生平等,不过是那些僧人用来逃避现实的说法罢了。相对于宗教,我更喜欢诸子百家中的黄老道家。

黄老道家与道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道教是求长生的方术之教,而黄老道则不然。黄老道中“黄”,指传说中的黄帝;“老”,指春秋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后世道家奉为始祖。‘黄老“,也就是黄老学说。黄老学派产生于战国中期,是齐国稷下学宫的一个学派。黄老学派的代表作是《老子》,学说的核心是”无为而治“、与民休息。这是我最为喜爱的学派,只可惜我是女儿身,否则,我一定会用这黄老学说来辅助君王治理天下!

我一路走走停停,终于是看到了目的地:一座舍利孤塔高高的耸立,笔直的指向天空。分七重而下,每重之间的距离较大,塔的一重相当于楼阁的一层,各层面大小与高度,自下而上逐重缩小,整体轮廓为锥形,碧瓦飞甍,翼然临于巉岩之上,好一座辉煌的兰若。

这悬空寺里的高僧是摩多尼大师——也就是悬空寺的住持,他是少数几位精通汉语的僧人,悬空寺主要是他在讲经说道,至于其他的僧人,都是他在天竺带来的徒弟,并不懂汉文。

我一上去,便有一名小沙弥迎了上来,由于语言不通,他们只是对我两掌相合,十指伸直,举至胸前,身子略下躬,头微微下低的行了个礼,我第一次来到佛教的领域,并不懂这是什么礼节,只好照着小沙弥的样子也向他行了个礼。然后就跟着他上了塔。太后派来的人依旧不辞辛劳的跟着我,好不容易爬完了山接着还要爬佛塔,心里那叫一个郁闷,但又能怎么样呢?这是太后吩咐的事啊!于是也只好硬着头皮跟我一起上去。

塔的第一层南面开塔门,进门迎面有一尊高约十余米的佛像,顶部是精美的藻井。门洞两壁,门额和内槽壁上都绘制了壁画,描绘的大约就是佛教的故事。摩多尼大师就在正中央礼佛。他着一件暗红色的羊毛披单,右边肩膀上挂着一条黄带,右手持着二十七颗天竺菩提子串成的佛珠,不停的用修长的手指掐捻着,其人双目紧闭,视端容寂,浑身上下散发着一种神明的气息。小沙弥恭恭敬敬的对他说了几句话就下去了。我们的到来并没有给摩多尼带来多大的影响,他只是静静地敲着他的木盂,念着他的经,仿若隔世之人。

见摩多尼不予以理睬,我只好自保家门。”信女窦漪房,前来拜见摩多尼住持,望住持替信女的一个物什开光。“

摩多尼还是不予以理睬,我又开口说:”住持,信女徒步上山,只为求禅师为这金玉手链开光。“摩多尼敲木鱼的声音停顿了一下。”施主,既然说自己是信女,见到佛祖为何不参拜?“

我从未了解过佛教,所以不知道居然还有参拜这回事。但如果我说出来,那岂不就是自己扇自己的耳光吗?况且这摩多尼禅师一看就是那种性情古怪的类型,要是我骗了他,他还能帮我吗?所以还是小小的狡辩一下吧。”只要真诚的崇敬佛祖,参不参拜又有什么所谓呢?如果心中无佛,就算跪下参拜,佛祖也不会保佑。“好吧,其实在说这句话的时候,我心里的想法就是:反正我不信佛,跪下也没用,坦坦荡荡一点反而来得痛快。

”阿弥陀佛——,施主颇有慧根,倒是与我佛有缘。若是有心来此礼佛,老衲自然是欢迎。只是开光之事……老衲平生最不喜金玉之物,施主还是请回吧。“摩多尼都没有回头看我一眼就下了逐客令。

我好不容易才爬上山,怎能就此作罢?”住持,开光并非信女来此的主要目的,信女来此,主要还是希望能够得住持点播。若住持无法替信女指明出路,就请住持为信女带来的金玉手链开光,也好遂了信女的一个小小心愿,这样可好?“

”普度众生是老衲的职责所在,若老衲道行不够,自然是会替施主开光施以补偿的。“摩多尼这才站了起来,转过来正对着我。摩多尼长着一副智者的面容,虽然已经上了年纪,面上的肌肤已经开始褶皱了起来,但当那双深奥的眼睛凝人心神的看向在场的每一个人时,被看到的那个人都会有一种感觉——他是清洁的,高贵的,正如他的背影一般,给人一种神学的味道。

”住持,那现在可以开始了吗?“我恭敬的问了一句。

”恩,施主有什么迷惑,且说出来吧。“摩多尼说完,又合上了双眼,作倾听状。

”如果有这样一个女人,在她最爱的男人与最好的姐妹之间必须做出一个选择,那么这个女人应如何抉择?“其实这个问题一直都是萦绕在我心头的问题:代王一心想要登顶皇位,而云依深深的爱着皇上。如果有一天,我是说如果,代王和云依站到了对立面,我必须选择他们之中的其中一个,我应该如何抉择?摩多尼并没有太快的给出回答,而是沉思了一会儿。”在场的各位施主,请回答老衲一个问题:对于一个人来说,最为重要的,是什么?“

我向身后的人示意让他们回答,跟着我的一个小宫女最先开的口:

”亲情,爱情,友情。“

摩多尼摇了摇头。

接着一位较为年长的姑姑开了口:”得不到的,和已失去的。“

众人都觉得十分在理,可摩多尼还是摇了摇头。

我觉得不妙:原本是我问问题来着,可现在主动权却落到了摩多尼的手上,看来我若回答不对这个问题,这对话就没法进行下去了。

我闭上眼,认真思索了几秒。睁开眼,说出了我的答案:

”对于人来说,最珍贵的并不是得不到的和已失去的,而是当下所拥有的一切。“

摩多尼睁开眼,笑着看着我:”施主悟性超然,只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这个道理到了自己的身上便是不明了了。施主可还有别的疑惑?“

然后摩多尼就不再说下去。

他,是让我选代王吗?我的心里这样疑惑着。虽然大惑得解,可是我的心里却是更加沉重——摩多尼如此见事通透,我要怎么样才能问倒他呢?

我绞尽脑汁的在脑子搜索着可以问倒摩多尼的事情,突然云依的事情给了我帮助:我想和尚讲究万事皆空,那男女之间的感情事,他总答不出来吧!

”在下有一朋友,她爱慕了一个男人,那个男人却并不爱她,这该怎么办?“

摩多尼又是开始沉思,正当我觉得胜券在握的时候,摩多尼又开口了:”施主且听老衲说一个故事:

一个年轻美丽的女孩,看见了一个年轻英俊的男人,女孩觉得那个男人就是她苦苦等待的人。可惜她无法走到那个男人的身边,眼睁睁的看着那个男人消失在人群中。后来的数年里,女孩四处去寻找那个男人,但这人就像人间蒸发了一样,已经了无形踪。  从此,女孩每天都向佛祖祈祷,希望能再见到那个令她心仪的男人。她的诚心打动了佛祖,佛祖显灵了。

佛祖问你想再看到那个男人吗?女孩说是的,我只想再看他一眼。佛祖说你还必须修炼五百年道行,才能见他一面。你不后悔么?女孩说不后悔。于是女孩变成了一块大石头,躺在荒郊野外,四百多年的风吹日晒,苦不堪言,但女孩都觉得没什么,难受的是这四百多年都没看到一个人,看不见一点点希望,这让她都快崩溃了。最后一年,一个采石队来了,把她凿成一块巨大的条石,运进了城里,女孩变成了护城河石桥的护栏。  就在石桥建成的第一天,女孩就看见了,那个她等了五百年的男人!但他行色匆匆,象有什么急事,很快地从石桥的正中走过了。佛祖问你满意了吗?女孩说如果我能摸他一下就好了。佛祖说那你还得修炼五百年。  女孩再次变成了一棵大树,立在一条人来人往的官道上,日子一天天的过去,最后一天,女孩知道他会来了,他还是穿着他最喜欢的白色长衫,脸还是那么俊美,他没有急匆匆的走过,因为,天太热了,他走到大树脚下,倚着树根,闭上双眼睡着了。女孩摸到他了,但她无法告诉他这千年的相思。她只有尽力把树荫聚集起来,为他挡住毒辣的阳光。男人只是小睡了一刻,就站起身来,拍拍长衫上的灰尘,在动身的前一刻,他抬头看了看这棵大树,又微微地抚摸了一下树干,大概是为了感谢大树为他带来清凉吧。然后,他头也不回地走了!

佛祖问:你是不是还想做他的妻子?那你还得修炼。女孩平静地打断了佛祖的话:我是很想,但是不必了,这样已经很好了,爱他,并不一定要做他的妻子。女孩又问他现在的妻子也像我这样受过苦吗?佛祖点点头。女孩微微一笑说,我也能做到的,但是不必了。佛祖的脸上绽开了一个笑容说,这样很好,有个男孩可以少等一千年了,他为了能够看你一眼,已经修炼了两千年。

这个故事的名字叫做‘五百年的回眸’,施主可读懂它的意思了?“”嗯,住持的意思是说:若缘分不到就不要强求,总会遇上对的人的对吗?可我的那位朋友已经嫁给她心爱的男人作妾了,这样也还有放手的余地吗?“我出的题目又一次被摩多尼轻轻松松化解了。这代国境内,可就只有这一座佛寺,原有的佛寺都在高僧圆寂之后被拆除了,再也找不出第二间来。若是答应太后的事情做不到,那太后岂非更加厌恶我?不行,不能放弃,我就不信,这摩多尼真的什么都知道!

------题外话------

从今天起小黑增设预告栏:

第二十章节外生枝

窦漪房好不容易求得摩多尼帮金玉手链开了光。但她与摩多尼的对话却引起了薄太后的怀疑,金玉手链可能无法送入汉宫,窦漪房将如何克服困难取得薄太后的信任,将信息传递给吕后呢?请期待下一章

友链:小7看书

  1. 上一章
  2. 目录
  3.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