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黛玉听了水沁的那番话后,心里虽有些不自在,所幸正好一个婆子前来接水沁过太妃那儿,便也不好发作什么,只是正色对水沁说道:“沁儿妹妹若是不嫌弃,玉儿愿与你以姐妹相称。但仅仅只是金兰之谊,且你我都是未出阁的女孩儿,又生在这样的人家,切不可再拿外头的村话来浑说了。”水沁自知话中有失检点,不觉红了脸,便上来搂着黛玉笑道:“好姐姐,原是我随口说的,你教导的对,我再不说了。”
黛玉见她满脸飞红,只是偎在自己怀里,更是不好再说什么,因对旁边的婆子说道:“好生跟了小姐过去,我就不远送了。”婆子应了,笑着对水沁说道:“走吧!沁儿小姐,太妃和王妃都还等着呢。”水沁依依不舍地跟着婆子走了。清嫣看着她的背影,说道:“沁儿从小就是天之娇女,溶哥哥待她自不必说,北太妃在她还只是婴孩时,便抱了去抚养。她禀性良善,只是娇纵任性了些。在妹妹来之前,母妃也只能偶尔接了沁儿过来,过过母女的瘾呢。”说到这儿,清嫣自己也不禁笑了。
黛玉不甚在意地转过去,掩口略微轻咳了两声,大有不胜之态。清嫣忙问道:“今天吃了几道药了?”纤雪在旁边答道:“早起吃了一道,下一道要午饭后用了。”清嫣道:“妹妹素日与我一样,本来体弱多病,凡事就当各自宽解些,不可过作无益之悲。若作践坏了身子,岂不让关心的人心上作痛。”黛玉低了头,只用手理着裙上的绦带。清嫣知她性子孤傲,说话只能点到为止,便笑着对纤雪说道:“纤雪,妹妹的午饭一会儿端到我房里,正好世子爷要去北王府有事。来之前我刚送了水沁一个玛瑙坠子,还有一个手镯是专留给妹妹的。妹妹老闷在屋里也不是事儿,正好上我那儿取了去。”纤雪笑道:“我会给姑娘提着醒儿的,放心吧!”清嫣随意地挽了挽披肩上的绸带,暗自思量黛玉为水沁先前的话定还有些恼人,便不多加停留,闲话了两句,领着丫环婆子们走了。
黛玉起先确是恼水沁说话不知轻重,后见水沁走了,她尴尬于先前的话语清嫣也听去了,便只低了头不说话。此刻,想起清嫣劝解自己的话语,不由忆起当日宝玉也曾说过相同的话语。自己虽有人疼惜,但却总是光开花难结果,心有所感,此时亦不免,对着满塘涟涟芙渠的摇曳花枝,无言对泣起来。纤雪见了,正不知该如何抚慰,月莹正好进来。纤雪递了个眼神,月莹心领神会地故意“哎呀”一声。黛玉听了,忙用手帕拭了脸上的泪痕,转过身来责问道:“好好的,又在那儿装神弄鬼作甚?”
月莹哧一声笑道:“我只是一进来,正好见着姑娘在落泪。心想水王爷八成也是什么仙什么神下凡吧?要不如何能未卜先知,真猜对了姑娘在流泪。”纤雪一听,好奇心顿起,早忘了前面那一茬,急忙问道:“月姐姐,你说水王爷猜姑娘正在落泪?是真的吗?”月莹道:“难不曾这点事儿也值得我来唬你玩?刚才那个婆子进来接沁儿小姐时,水王爷就在廊外等着呢。他见我在外面,便叫住我,问了我好些姑娘住得习不习惯,晚上还咳不咳等话,临了自言自语还说,等沁儿一走,妹妹心里感伤,定是又要落泪了。”
黛玉虽没站在跟前听,但原已向屋内走去的脚步,慢慢也听得止住了,叹了一声,终还是进屋去了。纤雪与月莹对望了两眼,对黛玉爱哭的脾气也摸得差不多了,便也只能跟了进去。再说水沁出来见水溶就在跟前,遂不好意思地笑道:“咦?哥哥怎么不进去?玉姐姐人挺好的,我还想去跟母妃说,住两天再去呢。”水溶沉着脸拉过她来,问道:“喜欢就背着我搞突袭?还跟母妃说什么,上嫂嫂房里坐坐。我就知道你这个鬼灵怪,拉着嫂子定是上玉儿这里来了。这次不行,等你把家里那摊子事摆平了,再过来玩罢。”水沁吐了一下舌头,笑道:“还真是,我倒忘光了。”水溶趁转身之际,视线越过水沁看向回廊处的月门,眼神里有些东西在闪耀,然后不经意地牵过水沁的手,往前面的花厅走去。
当下正值北静王府的北静太妃请荣国府里的王夫人并探春,另薛家的薛姨妈、宝钗和宝琴过府品尝新摘的莲藕,及王庄里刚打捞起的鲟鱼河虾等的日子。因北静太妃下帖时只说是家宴,没有外人。故王夫人与薛姨妈约了时辰,乘轿的乘轿,坐车的坐车来到王府门前。王府附近自不比寻常官邸周遭,进了闹市,自拐进一条胡同,便似进了另一方天地。干净整洁的街道,红砖灰瓦的檐棱,时不时有人走过,也是华冠丽服,拘谨有礼地躬身而过。
又行了半柱香的时辰,忽见街对面三间兽头大门,前面蹲着两头伟岸的大理石狮子。正门上有一黑漆镏金巨幅大匾,匾上大书“御赐北静王府”。走至门前,停轿,另有王府的小厮上前抬起轿子。却不走正门,只进了西边的角门。又行了一箭之地,众小厮退出,另有婆子们上前打起轿帘,扶了王夫人及薛姨妈下来。宝钗、探春、宝琴另有自己的丫环服侍着,步下尾随,进了垂花门,便有王府中的管事嫫嫫出来迎候。
嫫嫫上前向王夫人等互致了问候,并不多言,领了众人便往太妃日常招待内宾的叠翠苑而来。王夫人等进入房内,只见太妃与水沁正站在檀木扇屏前相迎。王夫人忙上前笑道:“不敢劳太妃亲自迎接,我们前来讨饶府上的清静,已是不安,岂能再短了礼数。”说着,与薛姨妈俩忙抢着上前见礼。宝钗三人随后只是盈盈下拜,口中称道:“民女向太妃和小姐请安。”太妃身边的婆子们早已心领神会地上前,将王夫人与薛姨妈扶起站到了一边。此刻太妃向下面的三女细细端详而去,宝钗仍然穿戴端庄大方,除了发髻上斜插了一支翠滴金钗。中间的探春,艳而不媚,甚为可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