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达函谷关时,郭副将和李副将早已在城门等候。两位将军开城亲自相迎,我翻身下马大步向前,边打量着迎面而来身着戎装气度不凡的两位将军。皮肤黝黑,身姿英挺,步伐稳健而有力,心底不由自已叹道:何为武将之风?如此便是!我双手一恭朗声道:“两位将军,久仰!”
“不敢不敢,这位是李副将李允,在下郭副将郭廖。王爷一路辛苦了!”
左边的郭副将向我介绍到,我心下暗暗折服:军人虽少言寡语,可为人耿直爽朗,做事豪不托泥带水直奔主题。是我喜欢和欣赏的个性。在李副将介绍的同时再一次打量了身长七尺两位将军。这一刻我暗自庆辛的是:好在我近170公分的身高在古代男子中不算矮,虽然这两位将军仍是高出我大半个头,但古代女子身形都偏瘦小,当然,屈美人是个意外,所以我装扮的男子从身形上看没有任何破绽。
这年近四旬的郭廖郭副将生得虎背熊腰,浓眉大眼,双眼炯炯有神,举手投足间尽是大将风范。这种粗犷型的男人从来给人豪爽不拘小节的感觉,就像《三国》里的张飞、《水浒》里的李逵,虽然生性冲动,但为人单纯,不善心计。这种一根筋的人最好是想办法拉拢收为己用,否则会是最强劲的敌人。
再看另一位一言不发的李允李副将,虽然未发一言,但从其恭敬态度来看,绝不是那种一介莽夫的愚笨。以前有听哥哥提起过这李副将,还记得哥哥评价这李副将用了八个字:足智多谋、英勇神武!当时听哥哥如此评价一个副将时,我就在想:《三国》里的诸葛亮、《水浒》里的吴用都可算作是足智多谋;而《三国》里的关羽、赵云,《水浒》里的林聪、卢俊义等只是英勇神武。那么能称得上是足智多谋、英勇神武八个字的人少之又少,《三国》中的曹操可称得上,刘备可称得上;汉朝汉武帝刘彻可称得上,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可称得上,清朝女真首领努尔哈赤可称得上,再想想,历史的长河中能称得上这八个字的除了几位开国皇帝之外,将士之身的人实在难觅。
我对哥哥说的话从来不会质疑,所以在郭副将介绍李副将时,我便多看了两眼:年纪倒是尚轻,眼睛是不如郭副将的大,但是眼神更深沉,半睁的眼睛透漏出智者的光芒,我不得不承认这种眼神很容易吸引人。面部棱角分明,皮肤接近蜜色但是比起蜜色又白出许多。身形比较薄,高挑型。虽然不瘦,但看起来就是没有郭副将厚实,也可能是与郭副将站一起,使我产生了视觉误差。我不仅想,他若是脱下戎装换上便衣应该是偏偏佳男子吧。到时候曹操就成吕布,刘备就成周瑜啦!不仅在心底为我的想法偷笑,面上仍是挂着招牌式礼貌性的浅笑。
郭副将话落后,烈与各位随行的侍卫已近前来,我浅笑着道:“这是我的贴身近侍,庄宴烈。”烈抱拳与两位将军见礼。
“营中已备好酒菜为王爷接风,请王爷与诸位随末将等进城!”郭副将还礼后道。
“请!”
“请!”
跟在两位将军的身旁,穿过城内。在过城时,我打量着这里人民的生活形态,此地虽然常年受战乱影响,可民风淳朴。大家都踏踏实实的过日子,脸上洋溢出来那种简单质朴的笑很容易感动人。大街上穿华衣锦服的人少之又少,几乎没有,这与帝都完全是天壤之别。同样是满足现状的子民,子樱和此地的百姓却是不可同言而语。这儿的子民质朴,贫穷的生活很满足,而帝都子民似乎不知人间疾苦幸福的享受着一切的物质生活。无论是精神上的满足或是物质上的享受,最终是形成子樱子民安居乐业的社会形态,至少很肯定,他们愿意做子樱的子民。
我见很多人都向身边两位将军点头招呼,我便问道:“这儿的百姓都认识二位将军么?”
郭副将爽朗的答道:“是啊,全函谷关的百姓都识得我们。守卫边境多年,很多时候朝廷的粮饷未运到时,这儿的百姓都会自发的为将士们送来粮食。以前慕容将军在的时候,这儿的百姓更是敬将军为神。每次打退了匈奴贼后,就派营中将士帮这儿的百姓干些碎活儿,将军自己也经常出营在城中走动。将军生得好看,百姓个个都爱他呢!”这郭副将说到这儿突然停下来,看向我道:“可惜我们将军已经为子樱的百姓牺牲了,不然,王爷,我们将军的容貌不比王爷差呢!”
我没料到会提到哥哥,听着郭副将说起哥哥生平,我情绪一时控制不住,红了眼眶。我能感觉到哥哥在这里停留过的气息,曾经的很多个日子,哥哥独自在这条街上走着。我深深地呼吸了一口气,感受着这里别样的空气。
“王爷这是要哭了么?”
冷不伶仃地郭副将问到,其实这郭副将只是性格直爽,本无僭越之意。郭廖这一开口倒是引起了李允的侧目,当这李允向舞兮望去时,正看见舞兮妙目瞪向郭副将,心底惊讶着这王爷的美貌。前任的慕容将军因为容貌太过英俊就被多人怀疑过其性别,最后得玉面将军的雅号。而这兰陵王容貌比之慕容将军更加俊美,两道显眼而粗犷的眉毛并没有破坏整体的秀美,反倒为柔美的脸庞增加了几分阳刚。若单从容貌上看,还真辨不出雌雄来。使这李允当下心里犯疑:这朝廷的世家子弟为何一个比一个长得俊?李允再上下一打量,又消了疑虑。因为这兰陵王举手投足间并没有一丝女子娇态,尽是男儿的倜傥。
被郭副将这么无心的一嚷,我立即收住情绪,愤愤的瞪向郭副将道:“放肆!”
郭副将立即赔罪道:“末将知错!”
我及是后悔刚才的举动,这让两位将军怎么想我。这还没到军营,就耍起王爷架子来,他们定会认为我是不可亲近之辈。我连忙挽救我的声誉抱歉道:“不不不,本王错在先!将军莫放在心上才是。”
“哈哈哈……王爷不仅长得像女人,连这性子也像。”郭副将马上又恢复那副直来直去的脾性。
我知道这郭副将生性直爽,虽有小小的不悦,但没放心上,尴尬道:“是有不少人如此说呢!”
郭副将接到:“王爷确实长得美,是末将见过长得最美的人,那些白嫩嫩的大姑娘都不及王爷三分!”
“郭将军,您僭越了!”烈上前不满道。
我倒是笑意甚浓地看着烈,烈很少说话,今日这般主动以前没有。很多时候,我以为我身边没有人。其实,烈一直都在,只是因为他的沉默,让我忽视了他。
性格大咧的人反映都慢半拍,在微愣了半刻后,醒悟到没有任何一个男人会欢喜别人说自己像女人,今日确实罪过大了。即便是前慕容将军也会发脾气,这堂堂王爷气度到是广,当下便对这王爷敬佩有加。心生敬意的不止郭副将,还有一旁至此刻还未说半句的李副将,他心里暗叹道:如此胸襟的主子着实罕见。
郭副将面色严肃地向我道:“王爷,末将回营中自领军杖一百!”
我笑意凝结在脸上,不用吧,这也太夸张了。我道:“罢了,无心之过!”
此时未曾说话的李副将开口慢慢说道:“王爷,以下犯上,当罚。此乃军令!”
好!军令如山,我也没什么好说的。常言道:祸从口出患由口入。郭副将这样的性子不罚就长不了记性。虽说新官上任三把火,这火可不是我有意点起的。
到了营中,将我与烈和随行的百名侍卫都安置好了后。营中参军以上职位的军士都前来为我接风。在草草用过餐后,留下各营主将,随即大家移步向军事营帐。刚坐定我便向李副将询问起最近的战况来。李副将直言道:“禀王爷,实不相瞒,自慕容将军战逝战场后,匈奴人肆意猖狂更甚。近日来匈奴兵马蠢蠢欲动,更有甚者南匈奴王西格纳两日前放出消息,一日之内要亲自攻下函谷关,夺取子樱大片疆土。函谷关近一月没有主帅坐镇,凑请朝廷的军情迟迟不得回应,致使匈奴气焰更甚。所以,王爷,还请王爷即时商定出退敌的良策,以保我函谷关子民。函谷关是子樱疆域中的重要防线,一旦失事,则唇亡齿寒,子樱国域将受到威胁。”
我乍听之下大感震惊,函谷关早已经危在旦夕。而朝廷却没有任何动静,到底是这边关军情没送到帝都还是皇帝真的老糊涂了,把这茬儿给忘了。我走近这张张挂在墙上将近三米宽的地图,仔细看到。这函谷关的地理位置确实关键,就像《三国》中袁术大军要夺徐州而先取小沛一样的道理。小沛是徐州的并交之地,取了小沛大军就可长驱直入攻下徐州。这函谷关一样,若是失事,匈奴兵马便可以轻而易举的攻入中原,犯我子樱族人。
在了解战况和情势后,我来回踱步思考着:这匈奴人是马上打天下,善骑射,特别是他们的王西格纳更是骁勇善战,凶狠如豺狼。这函谷关的城墙虽是坚硬,但毕竟不是铜墙铁壁,难保守城就不会万无一失。若真是他亲自来攻函谷关,函谷关真的就危险了。
我要求去城上观察,几位参军及副将立即引路。站在城墙上,便可一眼望去数十里无际平原,这么一瞧,视野顿时开阔起来,自然风光饱览无余。若不是在战事将起的关刻,往这城墙一站,在往城外这么一望,人间天境!拉回现实中来,当下却不适合想这等享受之事,手拿地图我左右环顾核对城墙里外的实情,好在这函谷关易守难攻。但若只是死守城内也不是办法,《孙子兵法》里说过:没有攻不破的城池,还是得想对策迎战出击才是上策。
回营后,召集所有将军一一嘱咐道:“郭将军,今夜开始调集人马在城墙内外加倍防守,以防敌军突袭。既然西格纳已经放出风声,我们万事小心总是没错。提高将士们的戒心,大敌当前,大家要整装待发,随时待命。”
“属下领命!”郭廖铿锵答道。
“李将军,今日起,加强将士们的操练,不可懈怠。如有倦怠者,斩!”
“属下领命!”李允回得气定神闲,一副悠哉乐哉的模样让我看了好不生气。不予理会继续道:“秦参军,立即颁布告示悬于函谷关城内。注明大敌即将来袭,城内子民不得再出城。近日之内,必须令我函谷关所有子民都知晓!”
“属下领命!”秦参军领命道。这秦参军是李允坐下的谋士,善防守,也曾多次被哥哥重用。
部署好后,所有将士出了营帐,我便唤来烈。将地图摊开在桌面上,我俩盘腿而坐,我直接问道:“烈,你可有对策?”
烈思量半响后道:“主子,这函谷关易守难攻,只要我军能够坚守城墙,西格纳再勇猛,他的千军铁骑也踏不过这函谷关。”
果然是内行人,一眼便看出了函谷关的优势。我点头赞道:“说得不错,我们死守城墙十日半月可以,但是长此下去,没有攻不破的城墙。如果敌军用火攻呢,或者以水攻呢再或者下毒呢,那我们不正成了瓮中捉鳖?这些并不是不可能,城内的百姓是我子樱子民,可与他们不相关,最后服输的还是我们。”
“主子说得有理,烈叹服了。真要迎战,我们目前只有三万将士。西格纳是有备而来,并且匈奴人善马上功夫。我军根本没有抵挡的能力,迎战,万万不可。”烈紧盯着地图,叙叙道。
我看着这个样子的烈,如此专注,却不知为何我想发笑。我偷偷忍下笑意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吧,目前我们除了坐以待毙外也做不了其它的。”
我瞧着食指和中指在桌上上下敲着,看着上下起落的食指想到,兵书里不都经常出现在峡谷两旁的山顶上堆石做武器吗,当敌人行军至此时,山顶早已埋伏的士兵便将大石推下山崖。暂且不论砸中率多高,这招目前的我们到可以采用。我对烈说道:“烈,你赶紧去告诉郭将军,就说我的命令。让他立即派人去山上扳回大量石头,并且每块都不能少于三十斤。然后将所有石头堆积在城墙上,以备西格纳攻城时所用。你能明白我的意思吗?”看着烈的眼睛问道,“是,烈明白。属下这就前去,主子放心。”
看着烈大步走出营帐,我仍是死死盯着地图。到底该怎么破军呢,我在脑中搜刮着残存的三十六计。好像都用不着啊,历史就没有那个战役是于此相关的吗?《三国》中到有与此相关的战役,曹操在取得徐州后再收小沛时,与吕布就是城上城下的敌对关系。哎,造孽啊!可人家好像写的是攻城而不是守城啊!我真是欲哭无泪,终于尝到了书到用时方恨少的窘境。悔恨当初,咋就不为今朝穿越做点儿准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