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初八,太极殿。
“今日是腊八粥,新年将至,儿臣先祝母后千岁万福!”孟昶跪在地上,向杜太后问安。
后妃随即跟着跪地问安:“臣妾愿太后娘娘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好,好,好!哀家知道你们的孝心,都起来吧。”杜太后两臂一抬,自然地说到。
“谢太后娘娘!”后妃起身,纷纷落座。
黄代全上前一步,道:“起~~”
歌舞乐皆起。
婀娜多姿的舞女宛若春日桃花,争奇斗艳,想要在孟昶面前好好露个脸。
后蜀国广政十五年以前,宫中的宴会少之又少,那时的孟昶衣着朴素,厉精图志,愣是将蜀宫建设成北达忠武南部,西至大雪山,南抵昆州北境,东到宜都的庞大帝国。
功勋过祖,孟昶开始享乐,贪恋于花海之中,每逢大小节日,必开夜宴。
听久了莺歌燕舞,陈婕妤肚子里咏起坏水,见孟昶正与姣瑾如胶似漆,张嘴道:“皇上,臣妾素闻丽妃娘娘是大蜀第一才女,精通音律,臣妾斗胆,想请丽妃娘娘一展才华!”
孟昶和姣瑾还未说话,杜太后点点头,面带和蔼的微笑,道:“是啊,哀家早就听说丽妃是与南唐周娥皇并称于世的才女,何不让哀家开开眼?”
姣瑾本想回绝,可太后也发了话,只得难为情的一笑,起身答道:“臣妾遵旨!”
说完,扶了悯江的臂去了后殿梳妆。
……
殿上的烛火不知被谁熄掉了一半,太极殿即刻昏暗了下来。
殿上隐约有个人影闪过,似有若无,寻不得。
乍起萧声,婉转清脆,曲调三起三落,初似鸿雁归来,有云霄之飘渺,序雁行心合鸣,俟隐俟显,若往若来,其欲落也,回环顾盼空寂盘旋,将落也,息声斜掠,绕洲三匝,其既落也,此呼彼应,三五成群,飞鸣速食,得所适情,子母随儿雌雄让,亦能品焉。
一曲《雁南飞》仿若真将人带去那片天空,看雁群在空中盘旋顾盼,委婉流畅,隽永清新,连不懂音律的黄代全都听得如痴如醉。
萧声渐渐消散于太极殿中,空气仿若因萧声而有了些许韵味,烛火接连复燃,人影愈加清晰,姣瑾执着碧玉萧于身前,向杜太后与孟昶道:“太后、皇上见笑了!”
孟昶笑着鼓起掌,起身走到姣瑾身旁,轻声道:“你有太多朕不知道的惊喜。”
说着,孟昶拉起姣瑾的玉手,缓缓走上高台,扶姣瑾坐下,道:“母后,丽妃之曲如何啊?”
杜太后赞不绝口:“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丽妃当真多才,不愧为当世才女!”
孟昶和姣瑾说说笑笑,陈婕妤一脸的苦情:真是可恶,本想着她徐姣瑾再能耐,也架不住本宫在器乐上做手脚,她居然自己带来了玉萧,可气啊。
德妃冷不丁一眼扫到陈婕妤的表情,冷笑一下,心里又合计起来:这一下没得逞,陈婕妤这个棋子倒可以一用,华妃已然失去最后的一丝爱意,不如以命抵命!
姣瑾道:“皇上,今儿的舞女可是废了大力气来为皇上表演,皇上何不挑挑,看看有没有合眼的,封个美人、良人的?”
“爱妃当真愿意?”孟昶实在不信。
姣瑾一笑,道:“皇上喜欢就好,皇上本就不是臣妾一人的!”
姣瑾心里明白,再艳丽的牡丹也有凋谢一日,何不投其所好,招纳新宠,为自己博一个贤良淑德的名声,也能让孟昶不忘自己的好!
孟昶笑笑,杜太后道:“难得有丽妃这样的大度女子,皇儿,你就挑挑吧!”
黄代全把舞女都带了过来,孟昶一一看过,挑中一个,问道:“你叫什么名字,多大了?”
“回禀皇上,奴婢西门丽华,十六岁,成都人!”
听着娇滴滴的声音,孟昶心里一高兴,道:“封为美人,赐居闲月阁!”
“谢皇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