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风华当然知道此情此景,自己的说辞是多么的软弱无力,而耶律元宜也不似昏庸无为之人,却还是如此作为,虽是敌人,却也不禁让人佩服。除却耶律元宜对风舞的眼神让他不愉之外,对耶律元宜的印象不禁又好了几分。
“陛下,风华深夜来扰深感抱歉,但风华为何前来,陛下当有所知。”江风华随耶律元宜来到书房后,即开门见山的说道。
风舞仍然站在风华的身后一言不发的。
“哦?朕不明白,江公子请直言!”耶律元宜一副不显山不露水的模样。
江风华闻言微微一笑,心知此人精得象狐狸,知道太子在朝中比二皇子声望要高得多,如能与太子搭上线,必胜过现在所能得到的益处,但自己不能表明态度之前,却毫不松口。
“陛下,风华今日来此,是为我东周国太子殿下而来。自上次千寻围场事件以后,我国圣上已经完全放弃了二皇子,陛下如果与一颗废子合作,能得到什么呢?陛下认为这值得吗?”二皇子就算还没有完全废掉,这次回朝他也会让他真的废掉!
“如果陛下依旧按与二皇子商议的计划行事,最后我东周国不过损失一员大将,而这员大将又正是圣上心头的一根刺,你帮圣上除了心头之患,自己却得不到任何好处。而我国太子已带粮草至边关,禁卫军统领已带虎符至边关,马上换一个得力的将军,八十万大军,兵足马壮,杀将过来,恐怕不是陛下军营这些新兵能抵挡的吧。”江风华狂妄的说道。
“再说江将军镇守边关多年,陛下想必也知道,只要贵国军队不杀人放火,只是抢点东西,江将军向来宽容,都是睁只眼闭只眼,从不赶尽杀绝。用江将军的话说就是:这么多年,也打出感情来了,大家都不容易,让他们去吧!如将军被杀,新任将军必立战功以取得圣上的信任,到时候可是真刀真枪的来呀!”江风华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说道。
“江公子这是在威胁朕啰!”耶律元宜眯起眼睛,危险的说道。
“不敢!”江风华微微报拳,坦然道:“在下只想给陛下算个帐,陛下看看,你帮我国圣上拔掉了一根心头刺,而我国圣上还得为了做样子来攻打贵国,以假示为将军报仇,对我国圣上来说是一举两得之事。而于陛下您呢,这件事换来我国的武力相向,又换来现在的太子,未来的天子永久的敌对。这么明显亏本儿的买卖,以陛下这么聪明的人,又怎么会去做呢?”
“我国太子殿下与二皇子一直不合,却知陛下是个雄才大略之人,正是担心陛下受小人所骗,做了不该做的事,给国家带来灾祸,因此特遣在下来将本国的实情告知陛下,以供陛下决策。”江风华神态自若的说着。
“哦?你们太子这么好心?这么作对他有什么好处?”耶律元宜虽不信东周国太子确想交好,但对于江风华的分析却听进心里去了。千寻围场的事他也是知道的,二皇子此次没有按原计划运送粮草到边关与他会合也正由此事而起。
所以从二皇子被软禁的时候,他就在思虑这个计划将如何实施才能获益最大,因此对于二皇子派来的人,他也只是敷衍了一下。
此时正想从江风华口里掏出一点有用的信息出来。从二皇子口中,他是知道江风华是将军的大公子,其身份也是可以替太子说话的。
“并不是我国太子有多好心,而是大家如若能合作,将会皆大欢喜;如若有什么误会,则受苦的将会是两国百姓,我国太子宅心仁厚,这是他十分不愿意见到的后果。”江风华在分析时,还不忘抬高一下太子的为人。
“而至于在下,陛下一定知道,东周国护国将军乃在下的父亲,在下自是非救不可的!”说到这里,江风华眼里透出的坚决,不容置疑,意味着不管耶律元宜是否相信他的话,同意他的提议,他都不会让他原来的计划得逞。
“因此,在下衔命而来,请陛下不可与二皇子相谋。我国在虎符到达边关之际,将会修两国停战的国书给陛下,陛下如能同意,则两国交好,不再有战争。这对陛下来说,没有任何损失,且地于贵国所需之物,我国也必尽所能满足;对太子来说,他亲自前往边关不费一兵一卒即可全身而退,换来两国交好,这个功劳,能大大增加他在朝廷的声望,于他日后继位大有裨益。”
“陛下看看,这是否是皆大欢喜呢!”江风华并没有一味的说对耶律元宜的好处,也说了对太子和自己的好处,显得这个方案极具说服力。
“哈哈哈哈,江公子真正好口才!只是,我凭什么信你?”耶律元宜张狂的笑道。
“凭我是太子一起长大的兄弟,凭我是护国将军的长子!”说话的语气掷地有声,俊朗的脸上满是狂傲,气势丝毫不输于耶律元宜。
------题外话------
每天保持两更,很辛苦的,各位爱看的亲们,请将文文放入书架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