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请跳转新地址 m.158xs.com

大足球场边上还有人工湖泊和整块石头的巨大石雕,那可能是为了还原宇宙大爆炸之后地球形成生命的原始湖泊和化石。辽阔的幅员,寂静的森林,潺潺的溪泉湖泊,还有那些时刻提醒着这里是科研场所的实验基地,假如某一个人突然跳到你面前诉说他刚才得到了一个令人振奋的实验成果,你也许会觉得毫不奇怪。

“到了。”最后来到一个小花园中,司马教授和黎校长都停好了车。

眼前是一幢很高的建筑,墙体的右半部分是钢筋混凝土,外墙镶嵌了花岗岩大理石。左半部分是深蓝色的窗用平板玻璃,干净的玻璃反射出金色闪闪的阳光。现在,我还数不清楚它具体有多少层。不过,根据周围的设施风貌,我还是可以辨认这就是清木大学的教职工公寓区。

“哇塞,清木大学真是名不虚传,教师公寓环境都这么优美!”廖奈美振奋的惊呼。

“现在,你也是清木大学的一份子了。”黎校长说。

“我住在几楼?”下车后,我问司马教授。

“你住三楼,廖奈美与你同一幢住二楼,秦辛住另外一幢的四楼。”他一边说着一边帮助我卸下行李。

“我叫这栋楼的搬运工帮你们把行李送上去。”在我们将要自己拖着行李往楼梯走时,黎校长赶忙给我们叫来了一个大力士,原来清木大学的公寓每一栋楼都配有一个专属的大力士——搬运工。

“这下你们可以安心的在这里工作了。我们还有事先走了,以后遇到什么不妥随时可以和工会办公室联系,这是学校工会的办公电话和联系地址。”司马教授递给我们每人一张名片。

“哦……谢谢你们的接待。”我们对已坐回车上的黎校长和工会主席司马教授挥手致谢,他们有自己忙不完的事情,作为领导接待做到这个份上也是尽心尽力了。

我背着自己单肩的vic小提包,跟着大力士往雅兴东园的大门走去。大力士把我的行李送进屋内,然后就谦卑的走了。

我的公寓在雅兴东园A座301室。

这是一套三居室,有独立客厅,客厅宽敞明亮,陈设格调简洁明快。现代科技演绎的经典过道画廊,银色壁纸,主题造型,景观沙发,水粉窗帘。黑白方块的橡木地板,墙壁装修理念的客厅吊顶,几幅抽象的欧洲名画,这种借景的手法让有限的空间顿生活力,弥漫丰富又单纯的气氛,在光与影的相互作用下空间的体量的感觉变得愈加清晰。书房与客厅相连,只是一个书架就容纳下我所有的遐想。我想,过不了多久这个书架就会被整齐地摆满了各种各样的书籍。

我打开客厅西北角的一扇雕栏实木门,卧室非常舒服,背景墙质感出众,贴了纯白色的壁纸,窗帘还是水粉色的,室内配有简约高贵气质的卧室床与床头柜,床的色调与床头柜的摆设创造了一种有助休息效果。卧室与阳台之间还有一面大大的落地窗,窗帘把落地窗挡住。我拉开柔软的窗帘,屋子里顿时就变得光线十足。

我走遍公寓里的每一个角落,细细观察和品味室内的摆设,以便让自己适应并在日后慢慢融入这个新家。随后,把所带来的专业书和诗集、衣服和鞋帽等物品按属性归类分放好。忙忙碌碌的做了一个下午,内心才有些安定下来,就好像一个待嫁的女子终于找到了归宿,可以安安定定踏踏实实的规划自己的未来一样。

整理完毕,又是接近晚饭时间了。公寓里高级厨卫和餐具均已具备,但初来乍到的我,还不想马上就动手自己煮饭,于是跑到楼下的教职工餐厅。

大学的教师餐厅与学生餐厅不一样,能在大学里做教授的人,绝对是高学历高品位的站在金字塔顶端的人,更何况清木大学的绝大多数教授都是人上人的精英族。这个餐厅当然是休闲时尚兼精致奢华的,就像街道上繁华地段的一个小咖啡馆,百叶窗半遮半掩。桌子很优雅,空间足够大,橡木地板一尘不染,天花板的水晶吊灯很温暖,上等瓷器做的餐具很高级。

我走到选菜窗口,里面的厨师对我很是欣羡的微笑招待。我选了两荤两素,红烧三文鱼、小蘑菇炖鸡、茼蒿和小油菜,一份紫菜汤。教工餐厅不刷卡也不收钱,只会在期末的时候从教师工资卡里象征性的扣一点费用,这也是工会主席司马教授昨天告诉我的。

这份待遇,这份享受,是属于我自己的,我闻到了成年独立的味道。虽然早在六年前十八岁时法律就把我规划为成年人,可是在读大学与博士的这六年里,我还是完全的依靠于长辈。所以,我的成年礼应该是现在,应该是我的二十四岁。

“羽禾,过来,这儿!”廖奈美已经在靠窗的一张桌子上吃着了。

“你好!”我内心稍扬,客气的说“这么快就收拾好了?”

“是呀,肚子饿死了。”廖奈美似乎食欲很好。

我看着色香味俱全的饭菜,于是也大快朵颐起来。

“你喜欢朗诵吗?”廖奈美的突然问话,让我一头雾水。

“为什么这么问?”既然是跟此情此景毫不搭边的话,肯定是有理由的。

“9月10日教师节在江城市的文化汇演厅有一个诗歌朗诵比赛,刚刚我正好与培云教授碰到面,她叫我去参加,还说征求一下你的意见,看你去不去。”学文学的人,说起话来细细腻腻的。

“培云教授是谁?”我问。

廖奈美也是今天才来到清木大学,怎么就认识其它教授了,我心里疑惑。

“昨天晚宴上的女强人——王主任。”她解释道,“培云说年轻人需要多参加一些有意义的活动。”

“哦!原来是她。没有其它人选了么?”我平时虽然也很喜欢文学和诗歌,但上台朗诵还始终不是我的意愿。

“培云教授说学校方面是希望我们两个去,并且目前学校里年轻的教授已不多。”

“我回去考虑两天吧。”我觉得现在的状态还不适合做决定。毕竟,才刚刚到达江城。

“九月一日是报名的期限。”廖奈美似乎是已经决定要去了,她用坚定的语气告诉我报名期限。

“好的。”我说。

过了两天,八月二十四日,学校就正式开学了。我本学期的教学科目是《核糖核酸改造》。早上八点钟我就到教科研处领取了课程表和备课本,然后到行政楼的储物科领了教材和教学道具。

我看了下课程表,每周要上十节课,上课的教室在生物大厦二楼阶梯教室。

中午我吃完饭就直接到生物大厦熟悉教学环境。二楼阶梯教室有八十个座位,每排有十个座位,一排比一排高,共八排。天花板很高,四面高墙上有透气窗口。讲台布置得跟人民大会堂似的,讲桌上有话筒,有投影仪器和黑板。认真观察了一下,设备都还不错。心想在这里上课应该不会太辛苦。

熟悉完上课用的教室后,我又去了大厦的二十二楼。因为生命科学学院给还我安排了一个独立的实验室——基因改造工程实验室,专属于我的研究室,就在二十二楼。

二十二层的研究室采光很好,总共有九百多平米,其中用玻璃挡板隔成十二个小间,只剩研究室的中间有一条两米宽的走廊贯通。研究室外的东南面是一道通向生物大厦露天楼梯的走廊,西面墙有四个大拱型哥特式古式镂空窗。实验室里有各种生物研究器材,培养胚芽用的培养皿,孕育胚胎用的保养箱,有DNA核酸的提取剂,还有各种生物用试管和解剖动物的医用刀叉。由于生物大厦位于清木大学的西北角,透过实验室的窗户可以看到校外的珊门河,河水潺潺,清澈见底。河的对面还有人家和一座城中小山坡。

因为是二十二层,实验室很安静,我想平时也很少学生会跑上来吧,除了真正属于我带的学生可以上来。那么,以后我就可以恣意构思我的实验计划,畅洋DNA核酸改造重组之旅。

在准备离开生物大厦的时候,却在一楼的大厅门口看到一张制作精良的海报。

“江城教育局督察长、江城传媒控股集团继承人罗语先生捐资助学仪式”——海报白底黑字,每个模块滚着银灰色边框,看起来很有内涵。图片中的人正与几个贫困学生握手交谈,神采奕奕,成熟稳重,或许还带有那么几分少许的正气。

这么样的罗语似乎比那天晚上更加耀眼炫目。

“罗督察长真是天之骄子哎!”几个女学生叽叽呱呱的在身后议论着。

我上前看了看时间地点和与会人员,看到普通教授不必出席,也就走了。

在接下来的一个星期,我只要一上完课就跑回二十二楼,在实验室里调试新机器,观察经过DNA改造的新胚胎成长,不断的解剖提取小白鼠的细胞,有时候也会解剖兔子的或其它动物的身体提取细胞培养,分离出细胞核然后试验基因新重组。

研究室的生活枯燥而沉闷,每天奔波于教室与实验室之间,常常工作到晚上十一点才回到位于雅兴东园的公寓,有时候独自一个人于深夜走在校园的小道上,会有短暂的寂寞和孤独。不过当我回到自己装修时尚风格温暖的公寓,躺在舒服的大床上回想当天的工作成果时,内心又感到了充实无比。

在清木大学工作了一段时间,认识了一些同事。比如教工餐厅的司务刘主任在我吃饭的时候会很热情招待,学生会办公室的雷主任会带我到校外看衣服买饰品等。

在生物学院,与老教授们也算容易沟通,有些珍贵的教材数据会他们毫不吝惜与我分享,我需要帮助的地方他们也从不厌烦的给我指点并提供建议。

课堂上,学生们也喜欢学习并认真完成实验。总之,除了忙碌和一点轻微的孤独之外,一切都顺利。

友链:小7看书

  1. 上一章
  2. 目录
  3.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