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大早,农民和小花就起床了,倒不是因为路程太远要走很久赶着回门,而是小花必须早早的起来弄好一家人的饭食,把家里的牲畜都给喂好才能出门,所以为了可以早一点出门,她只能很早就起来了。
因为昨晚没有睡好,她脸色看起来很不好,本就不白皙的皮肤显得蜡黄蜡黄的,一早起来就沉默的没有说话,农民也只是在一边帮忙没有开口。小花什么都不说也不抱怨,他也不知道该说点什么或者安慰些什么。
吃早饭的时候,小花除了问好一句话也不说,板着脸没有什么表情的样子,其他的人也觉得气氛很怪,不由都没有开口说话。
农园感觉到气氛怪异,想要说两句话缓和一下气氛,于是讨巧的笑着对农母道:“昨天我们老师说可以引荐我去镇里启智书院见黄先生,说不定可以推荐我去参加今年的乡试,不过也没说准,还得看黄先生的意见。”
农母一听立刻就来了精神,本来看到小花今天一副没精打采的样子她就想说她两句的,但是想到丈夫的话又生生的忍了下来。现在听到农园的话心情好了一些,急忙开口问道,“真的吗?陈老先生有没有说什么时候去拜访黄先生?我们要准备些什么?”
农田也配合的问道,“我听说镇里的黄先生是极有学识的,他教导的学生有好些都考上了秀才。”
农母一听更加高兴了,连着给农园夹了好几筷子的菜,高兴的说,“我们老农家几辈子的希望了,要是咱们家可以出一个秀才,那在农家村里也都是头一份了。”
于是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说笑起来,桌上的气氛很快就好了起来。只是小花一直一言不发,农民也沉着脸不答腔,所以即使是热闹的气氛也带着不自在。
吃过饭小花就开始收拾碗筷,农民也不管农母难看的脸色帮着做事情。农田和农园看到农母的脸色越来越难看急忙围上去拉着农母说东说西。
小花和农民收拾完了碗筷,就提着东西和农母他们打了招呼回李家村去了。农母这个时候倒是什么都没说,始终觉得小花今天这个样子是做给他们看的,她一副被虐待了的样子回娘家,让娘家的人看到还不得说他们老农家对媳妇不好。
等小花两人走了以后,她就拉着莫氏念叨小花一定是心怀歹意什么的,莫氏一边劝慰农母一边心里也觉得小花肯定对此不满了。
农母还在对此喋喋不休,“她做的事情,每一个媳妇都得做,我当初嫁到农家来的时候,还不是一个人操持里里外外的事情,还得跟着下地做事情呢,我也不怕她回去哭诉,这事儿不管怎么看,我都没有可挑的地方来。”
莫氏看农母气愤不已的样子,也开口安慰道,“二弟妹不会这样的,婆婆你待媳妇儿和气大家都是知道的,二弟妹兴许只是没睡好而已,哪里来的那些弯弯肠子啊。”
且不说农母两人的念叨,小花这边和农民回门,一路上也是走的飞快,虽然没给农民脸色看,但是也没怎么搭理他。她很理解农民的难处,所以也不对他有什么怨气,自古以来婆媳不和,难受的都是夹在中间的男人,而且农母做的事情也算不上出格,只是有个对比在那里就显得难过了。其实总结起来也就一句话,那就是古代的媳妇难做。
等走到李家村的时候,小花远远看见村门就缓下了步子,和农民走在了一起,又伸手揉了揉脸让自己的表情看起来自然一些,远远的就看到四花站在家门口往外边张望,看见小花两人就急忙迎了上来,水灵灵的脸上泛着喜悦的笑容,“三姐、三姐夫!”
小花急忙扯出笑容,“怎么?等了很久了?”
四花看了看农民又看了看小花,笑嘻嘻的说,“也没有,是娘啦,算着你们快要到了,让我来看着的。”
小花远远的看到家门,就觉得有点酸涩起来。只是却不想让杜兰也跟着难受,所以一脸笑容的跟着四花进了院子。农民亦步亦趋的跟在两人后面,见小花一脸的笑容心里忍不住松了一口气,他原本也有些担心,小花会气不过回来向爹娘诉苦的,但是看小花的样子,却是不想让爹娘担心的样子。
三人一进院子,就看到农母已经走到门外来了,一看到小花就呆了呆,然后一脸心疼的拉着小花问道,“怎么脸色这么难看?是不是没睡好?”
农民闻言有些尴尬,小心的瞄了一眼小花,跟着叫了杜兰一声娘。
小花笑嘻嘻的拉着杜兰进了屋子,撒娇的说到,“昨天想着今天要回来了,兴奋得睡不着觉,就没有休息好。”
杜兰闻言假意拍了拍小花,骂道,“你兴奋什么?才两三天不见,都是嫁人的人了,还这么小孩子性子。”
“呵呵,不是想娘做的炸丸子了嘛!”小花笑呵呵的拉着杜兰说话,进了屋两人又给李大力行了礼,拿了东西给大家。
然后农民就在堂屋和李大力说话,小花母女三人就到厨房说私房话去了。杜兰看小花确实脸色憔悴,不禁劝她去睡一会。小花却不同意,只在厨房帮杜兰打下手,虽然她现在看到厨房就心里郁闷,但是看杜兰帮她做喜欢吃的炸丸子,却忍不住高兴。
几人没一会儿就做出了几种小吃,热乎乎的端到堂屋给说话的爷俩吃,又开了一壶酒让两人边喝边聊。其实主要是李大力在喝,农民被小花一瞪之后,就不敢喝老丈人敞开喝了。
小花和杜兰又一起去厨下整治中午的吃食,杜兰早就买了鸡鸭鱼肉,就等着收拾一番就可以下锅了。借口让四花去秦大娘家借点醋打发了四花,杜兰就拉着小花仔细的问农家的情况,虽然农民是他们看着长大的,对小花的心意他们也很清楚,但是心里还是难免不放心。
小花也只是报喜不报忧,尽说好话了。一脸的开心说着农家大家对她多么多么好什么的。
杜兰闻言也很欣慰,不断的点头表示满意。
小花看杜兰脸上的担心终于散开了些,不由松了一口气。还好糊弄过去了,要不然他们还不知道怎么担心呢!嫁出去的女儿毕竟就是别人家的人了,他们家又没有兄弟撑门面,就算真的受了委屈,也没人帮着撑场子,何况这说起来,又算得了什么委屈呢?婆婆对你好,是你的福气,对你不好,是应该的。
想着也就更加的尽心的哄着杜兰,说得农家像是比家里还好一样。
杜兰最后实在忍不住说了一句,“果真是女生外向!看看你,嫁过去就说婆家的好来,我以前在家就亏了你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