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宁很敏锐的察觉出了程云岚的审视,便又凝眸聚光看了回去。
却见位端王妃身姿挺直端庄,漆黑的眸子里含着笑意,却又让她觉得有一种说不出的隐藏的锋芒。
而她身边的瑞王妃,明眸皓齿,神色温柔。虽也是绝顶的美人,比那端王妃还更胜一筹,却总觉得比她少了些什么,总不如端王妃看着鲜活有灵气。
她不由的又多看一了眼,心里暗道,这位端王妃可不像是传言中所说的那样呢。
她面上也不显露,只在心里暗暗思索着,看了这一眼便转开了。
与那几位诰命夫人也见过了,这才笑着走到太后身边,给太后捶着腿,笑道:“太后可不能怪宁儿,宁儿入宫之后便急着来给太后请安,只是在路上碰到几位公主与郡主,拉着我说了半天的话,我说还要给太后请安,才脱了身的。”
太后呵呵笑道:“是不是长平那几个小丫头?都刚从哀家这边出去,顽皮的很,闹的哀家头痛。”
底下一位诰命夫人便笑道:“年轻人倒真是能闹,我们家那小孙子也是,在外面就一副大人样,到我面前就是个小孩子。不过这也可见小辈的愿意与长辈的亲近呢。”
另一位诰命夫人便笑道:“可是。可见太后平日对她们慈爱,她们才敢在太后面前闹呢。”
又看着永宁,笑道:“永宁公主今年也有十八岁了呢,长成大姑娘了。”
程云岚听的出她意有所指,估计是家里有差不多大的男子,想要探听太后有没有为永宁公主寻亲的意思,自己家里也好早做打算。
毕竟永宁公主虽不是皇族亲眷,但她公主身份还是在的,又很得太后与皇上疼爱,却没有真正的家族势力,比那真正的娇贵的公主不知强了多少倍呢。
太后便笑了起来,道:“可不是呢,真成大姑娘了,留不了几天了。”
那夫人一喜,正想要给自己家争取一下,却听永宁笑了一声道:“太后难道不想让永宁伺候了吗?永宁可不想这么早嫁人。”
程云岚心道,看来这个永宁真的是个豪爽女子,丝毫没有普通女子的扭捏骄矜劲儿。
太后拍拍她的胳膊,笑道:“知道你一片孝心,可也不能总留着你,难道你没听说过,女大不中留,留来留去留成仇吗?”
下面的人都善意的呵呵陪笑起来,道:“太后这可说的不错。”
太后又收了笑,微微叹息道:“不是哀家护她,永宁这丫头,人爽利,没有小心眼,又心慈孝敬,按说嫁到谁家那便是谁家的福气。
只是前几日皇上与哀家商量,当年的骠骑大将军一家为国征战,战死沙场,只留下这么一根独苗。皇上不忍心看申家绝后,便想着要为永宁招赘,也好为申家留下一点血脉。”
众人听了一愣,便只赞叹皇上与太后的仁慈英明,却不再显露想要肖想永宁公主的想法了。
程云岚知道,这个年代的人,传宗接代的想法根深蒂固,入赘那是穷苦人家逼不得已的事情。若要因想尚公主便让自家男子去入赘,那是得不尝失的事情,自然不会去做了。
估计太后也是心知肚明的,此时说出来便是想试试这些人的反应,若能有主动入赘的便最好。
若没有,总不能因为皇上的一翻好意,反而耽误了永宁公主的终身。
那时,便只有由皇上指婚,强行入赘了。
如今一看这些人的顾左右而言他,心里便有些失望与感叹。
永宁大约心里头明白这些人的想法,低头思索了一会儿,便起身走到下面,又跪在太后面前,恭恭敬敬磕了三个头。眼里极为认真道:“太后,永宁感谢皇上与太后待申家的厚德,此大恩,永宁永世不忘。”
太后心疼伸手道:“快起来,好好的行大礼做什么。”
永宁公主却没站起来,又道:“太后,永宁想肯请太后一件事情,希望太后与皇上能够答应。”太后见她忽然跪拜,便道:“什么事情这么严重。起来再说。”
永宁不站,只认真的看着太后的眼睛,道:“太后,永宁是想,请皇上与太后将永宁的婚事交由永宁自己。永宁不想强人所难,愿选一位两情相悦之人白头到老。请皇上与太后成全。”
说着便嗑头在地不起。
程云岚挺直了身子,心里不由的要高看这位小小年纪又失了双亲的女子了。
她这番话,虽听起来很大胆失了女子的矜持,这个时代哪有女子这样光明正大要为自己亲自找夫婿的?最多在背后偷偷选一选,有势力的家族再去为其操作罢了。
但她这样做,其实却是为皇上与太后所想,不想皇上因为她的婚事而让指婚的人家不满。那样,只怕强扭的瓜不甜,自己夫妻也未必和睦。
倒不如她这样,痛痛快快的先说明了,皇上与太后也白得了仁德之心,那些有适龄男子的也不必提心吊胆,即不想入赘,又不敢得罪皇上。这样一来,只怕还只会赞叹她的豪爽与懂事。
而她自己,能够为自己亲自先婿,那可是多少女子梦寐以求的事情。
这样一举数得,却在这一夕之间想了出来,可见这女子不止外表看上去那只有豪爽,心里也是有些成算的。
但是,这样的女子反而更让程云岚钦佩。
正殿里鸦雀无声,众人都心有感慨所想,看着跪伏在地的永宁公主。
连宁熙也像是看的出此时不应出声一样,只用大而润的黑眸看看这个,看看那个,一会又不解的忽闪忽闪长长的睫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