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请跳转新地址 m.158xs.com

“太太,您放心,我回去后绝不会乱说话的……”

阿花跟太太打了保票。

她是知道好歹的,没有太太,她早就被家里接回去了。

大太太在公馆里,心绪不宁。

一连三天没有儿子的音讯,总觉得不踏实。听到门房来报,说阿花找她有急事,就把人叫了进来。

“大太太,奕宣少爷受伤了……”

阿花压低了嗓门,说了事情的经过。

大太太吓了一跳,差点晕倒。

随后,就忙乎起来。她让兄弟租了一辆汽车,去弄堂口等着。自己带着阿花,搭乘黄包车赶了过去。

接人还算顺利。

只是看到奕宣少爷裹着披肩扮成小姐,有点哭笑不得。临上车前,她跟三太太说了电报的事。

“妹妹啊,这个被我压下了,你也要小心一点……”

江采莲点了点头。

她和娇娇已经做好了准备。

*

送走了奕宣少爷。

江采莲要去银行办事,她不敢让娇娇独自在家,就带着女儿回了娘家。

江瑞丰和江太太心知有事,关起门来一问,果然如此。

“采莲,一会儿爹爹陪你去银行……”

说着,从床底下找出了一只旧箱子。

“娇娇,你跟外婆在一起,姆妈一会儿就回来……”

父女二人出了弄堂。

为了保险起见,江瑞丰找到公用电话亭给江采文打了一个电话,让他去银行那边等着,毕竟提着一箱子银元很不安全。

沈晓月在家里也很紧张。

她背着小手在屋子里转来转去,晃得江太太眼直晕。

“娇娇啊,你坐下来……”

沈晓月却坐不住。

按照现行政策,国民政府发行了金圆券,禁止民间使用银元、黄金和外汇,逼着老百姓把家里的黄金、白银等硬通货兑换成金圆券,私自流通者要判刑。像太太这样从保险箱里取出银元是要担很大风险的,一旦被抓住可就麻烦了。

这个刮民政府真是坑人啊,临垮台前还不放过老百姓。

这最后一次掠夺,让数以百万计的城市居民倾家荡产,留给新政权的是满目疮痍。现在是黎明前的黑暗,马上就要熬过去了,可越是这个时候越要加倍小心。

沈晓月双手合拢,小声祈祷着。

“老天保佑,一切都顺顺利利的吧……”

江太太见娇娇忙个不停,就一把搂到怀里揉了揉。这个小囡囡跟个小大人似的,啥都知道还特别爱操心。

一个小时过后。

在外公和舅舅的护送下,那一箱子银元总算提回来了。沈晓月围着箱子,是既兴奋又紧张,这辈子还从没见过这么多银元呢。

三个人又跑了一趟,把保险箱清空了。

江采莲舒了口气。

听到娇娇的表现,笑得不行。

“采莲啊,今晚就住在家里吧……”

江瑞丰不放心,让女儿明天再回去收拾东西。江采莲点了点头,她也怕沈家那边过来要人,万一把娇娇扣下就麻烦了。

江太太收拾了阁楼上的房间,让母女二人住下来。

这一晚,江采莲带着娇娇睡在楼上。

这是结婚之后头一回。

她辗转反侧,怎么也睡不着。

最近发生的事情太多了,一桩桩一件件就这么压了过来。她习惯性地摸了摸手指,光秃秃的,那枚金戒指已经没了,那是结婚时继昌给她买的,这一下就清理干净了。

想着那人抛下她们母女不管,就那么走了,还是有点伤感。

沈晓月倒是睡得呼呼的。

半夜里,被尿憋醒了。

她蹲了马桶回来,就蜷在被子里。

黑暗中,绿光一闪。

她伸手一摸,发现脖子挂着一颗珠子,小小的,只有米粒大小,发出微弱的光。不记得自己有这个啊?

她心里一动,难道是修仙时冒出来的那棵小苗苗?

想着自己也是有灵珠的,不禁得意起来。

(晋-江-独-家-发表,谢-绝-任-何-转-载)

*

第二天吃了早饭。

江采文陪着姐姐去公寓。他跟报社请了假,准备送姐姐回乡下老家。

“姆妈,床里的东西不要忘了......”

沈晓月揪着太太的衣襟,小声提醒着。

江采莲笑着点了点头。

姐弟二人赶到公寓,收拾了衣物就准备离开。

“采文,把大米和鸡蛋也带上吧……”

江采莲想把这些吃的都留给父母。

江采文扛着一袋子大米下了楼,累得直喘气。他叫了一辆黄包车,刚准备搬东西,就看到两个戴鸭舌帽的青年男子骑着自行车过来了。

那俩人眼珠子滴溜溜直转,不像个好人。

江采文往边上靠了靠。

见他们进了单元楼,就有点紧张。

他不放心,就让门房看着东西,自己跟了上去。果然,那俩人在302号门口停了下来,其中一位还把耳朵贴在门上听了听。

“喂,你们找谁啊?”江采文大声喝道。

“呃,不找谁……”

一位便衣打着哈哈,朝他脸上瞄着。另一位从兜里掏出了一个蓝本本,朝他晃了晃。

“兄弟在执行公务,你少管闲事……”

江采文心知遇到了特务。

他故作镇静,上前拍了拍房门,大声喊着:“开门啊,我回来了……”

江采莲也听到了动静。

她趴在猫眼上看了看,门外的正是前天来盘查的那二位。她拉开门,冲着江采文说道:“你咋才上来啊?赶紧的,娇娇还等着呢……”

言语间,就像夫妻一般。

两位便衣也跟了进来。

在屋子里晃了一圈,拉开衣柜看了看,又瞅了瞅床底下,没发现什么异常,就走了。

江采莲冒出了一头冷汗。

亏得奕宣少爷转移了,不然就抓了个正着。

*

姐弟二人坐上黄包车,出了弄堂。

一辆小汽车开过来了。

车子一停下,纱厂的张经理就跳了下来,同行的还有沈管家和李阿娣。

“咚咚咚……”

敲了半天,也没人应声。

沈管家问了门房,说刚才见太太和先生提着箱子出去了。

张经理摇了摇头,说要给香江那边拍电报。

李阿娣想起了什么。

“张先生,三太太会不会躲到娘家去了?”

她知道三太太跟娘家断了来往,可也挡不住重新联系上啊。不过,三太太的娘家在哪里?倒不是很清楚。

“听说江先生在申城大学教书,去那边打听一下吧……”

不巧的是,赶在学校里放假,教员们都未到校,打听起来颇费功夫。

到了次日,终于探到了江家的住址。

等张经理带着人找到那里时,江采莲早已经走了。

江瑞丰守在家里,自然不肯承认女儿回来。江瑞启和江许氏也是一问三不知,说:“没看到侄女的影子,都好几年没照过面了……”

张经理没辙,只好往香江那边拍电报。

他这边是尽力了,六少爷能不能找回来,就看天意了。

*

远在香江的沈继昌发了一通脾气。

r/

他对夫人打发姨太太的事,虽然不满意也能理解,只是把六少爷搞丢了,在老夫人那里不好交代。

他想回去接人,却被林淑娴拦住了。

“继昌,马上就要打仗了,那边乱得很,路上也不安全,还是不要过去了……”

她家兄弟虽然辞去了警察局的职务,还是认识几个人的,继昌给公馆拍电报的同时,她也让兄弟给警局打了电话,拜托寻找六少爷。

沈继昌还是不放心。他跟厂子那边联系了一下,让张经理去找六少爷,他自己也想回一趟申城,把母子三人接过来。

林淑娴见瞒不住了,就说了和离的事。

继昌跟她商量过,把大太太和二太太打发了,三太太是要留下的。

“继昌啊,是三太太自己要求和离的……”

沈继昌有些黯然,也只是一会儿的功夫。

来到香江之后,要打拼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女人什么的也顾不上了。再说,他还要仰仗夫人和林家,根本离不开她。

林淑娴也了解继昌,他喜欢女人不假,可喜欢到什么程度却是可预见的。其实,他最爱的是他自己,断不会为了一个女人去冒险的。

果然,沈继昌权衡了厉害关系之后,就不言语了。

当然,六少爷还是要找回来的,那是沈家的骨血,不能丢在外面不管。

*

江采莲一行三人,悄悄离开了申城。

他们搭乘火车抵达姑苏城时,已是半下午。

“姐,先吃点饭吧……”

在一家馄饨摊子前,江采风要了三碗鸡汤馄饨和三个烧饼。江采莲擦了擦板凳,让娇娇坐下来。

现在已是三月天了,暖和了不少。

沈晓月捧着汤碗,吃着小馄饨,鼻尖上冒出了一点细汗。

对这座古城是再熟悉不过了,后世把这里保护得很好,依稀能看到往日的风貌。现在,她就在城市的中心,感受着那温婉旖旎的气息。

再过一个半月,姑苏城就要解放了。

这里将成为支援前线的大后方,届时将有部队驻扎在这里。江家就在三十里外的古镇上,也会被动员起来吧?

沈晓月扎好了架子,到时候一定要积极一点,把太太带动起来。只有追求进步,才能谋个好前程。

*

江瑞丰带着家人回到了古镇。

十几口子挤在一起,吃饭喝茶都要碰头。像他们这样回乡躲避的不少,镇子上的人口多了好几倍,粮食紧张起来,物价也跟着飞涨,禽蛋类更是稀缺。

对老百姓来说日子更艰难了,可再艰难也得过下去啊。

为了节省口粮,江家人喝起了米粥。

沈晓月也提着小筐子,跟太太和舅舅下地剜野菜。几天下来,嘴里寡寡的,涩涩的,肚子里咕噜咕噜直叫。

她摸了摸小脸,觉得瘦了。

再看看豆豆也是面色苍白,粉嫩之色都没了。

江太太搂着外孙直叹气。

“瞧瞧,镇子上连个鸡蛋都见不到了……”

江瑞丰也不禁叹道:“这就是战乱之苦啊……”

“外公,等解放了就好了……”

沈晓月仰着小脸说道。

对解放一词,江瑞丰虽然早有耳闻,可具体怎么个解放法?却是一知半解。

他跟大多数知识分子一样,埋首于学问,对时局持观望态度。这也跟国统区的宣传有关,对广大民众进行了误导,甚至是妖魔化的宣传。

*

历史发展的进程是不可阻挡的。

解放大军势如破竹,沿东线快速挺进。

不过两天,姑苏城被包围了。

在外围战中,国军虽然做了抵抗,可内部早就被瓦解了,领头的将领都跑了,底下的自然没什么反抗。城里的地下组织把工作做得很好,重要设施都保护起来了。

(晋-江-独-家-发表,谢-绝-任-何-转载)

友链:小7看书

  1. 上一章
  2. 目录
  3.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