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请跳转新地址 m.158xs.com

布木布泰说:“汗王过奖了,跟姑姑比起来,妾身还差很远。”清太宗皇太极把布木布泰横抱起来,向房间走去。清太宗皇太极吩咐下去,按布木布泰的话去做。不久之后,明思宗朱由检就杀死袁崇焕。多尔衮在战场上表现杰出,获得清太宗皇太极赞许。清太宗皇太极觉得,像袁崇焕这样的人才不能为己所用,觉得很可惜。

清太宗皇太极去找布木布泰,清太宗皇太极说:“崇祯已经把袁崇焕杀死,本王相信宁锦很快会被攻破。”看见清太宗皇太极不开心,布木布泰说:“汗王一定会袁崇焕的死不开心,如果袁崇焕被大金所用,将会是一员虎将,一定可以为大金荡平一切障碍。”对布木布泰的才能,清太宗皇太极十分惊讶,清太宗皇太极对布木布泰更加倾心。

因为多尔衮和多铎的突出表现,清太宗皇太极特地封他们为贝勒。多尔衮带上礼物,感谢哲哲的帮忙。天聪十年(公元1636年),清太宗皇太极把后金改为清,改元崇德,受“宽温仁圣皇帝”尊号。祭告天地完毕,在坛前树鹄较射。清太宗皇太极在原来的基础上,巩固和扩大东北的统治,为入关统治做充分的准备。清太宗皇太极向文武百官说明,自己即位以来统一蒙古、征服朝鲜、版图扩大、老百姓繁庶,今后要“宣布法纪,修明典常,为保邦致治之计”。

清太宗皇太极把保护土地牲畜作为法典规定下来,庄稼不许偷损,母猪不许杀,不许杀马、牛等作牺牲或出卖,这么做是为了繁殖。以后每年都把督促耕种作为重要活动,提出“农时不可失”、“废农事者罪之”。清太宗皇太极命文武百官做好“养人”的事情,尤其是对新掳掠或者来降的满洲、蒙古、汉人做好安置。

清太宗皇太极对所有机构作出调整,成员除令固山贝子尼堪、罗讬、博洛等与议国政外,每旗各设议政大臣三人;规定他们启迪主心,救济贫乏,抚养新人三项任务;议政大臣奏事必先通过他们各自的固山额真,公议之后上奏。清太宗皇太极对满洲八旗不断补充新成员,还有完善和扩大蒙古八旗、汉人八旗。

清太宗皇太极封哲哲为皇后,居住在清宁宫。封布木布泰为庄妃,居住在永福宫。在南侵过程之中,阿敏犯下大错。他不但弃守好不容易才得到的永平,更屠城劫掠而归。清太宗皇太极甚为愤懑,召集所有阿哥和贝勒要定阿敏的罪。阿敏的福晋到清宁宫求哲哲,布木布泰把福晋扶起来,说:“嫂子不用担心,皇上不会杀阿敏哥哥。”

哲哲奇怪地问:“玉儿,你怎么知道皇上不会杀阿敏哥哥?”布木布泰说:“其实我是猜出来的。”哲哲笑了一下,说:“看看我们猜的是不是一样。”哲哲走到阿敏的福晋面前,握着她的手,说:“皇上很重视兄弟手足之情,阿敏哥哥一定不会死,嫂子你可以放心。”阿敏的福晋见哲哲和布木布泰说得那么肯定,就放下心来。

清太宗皇太极果然没有杀阿敏,只是把阿敏圈禁起来,并且让多尔衮执行。阿敏求多尔衮,让他在清太宗皇太极面前为自己美言几句。多尔衮凶狠地说:“你逼死我额娘在前,害我差点致死在后,你以为我会帮你求情吗?你不会觉得寂寞,因为很快我会让莽古尔泰陪你。”多尔衮就离开。

阿敏跪倒在地上,哭得声嘶力竭。哲哲拿奶茶给清太宗皇太极喝,说:“朕没有杀死阿敏,只是把他圈禁起来。”哲哲点了点头。清太宗皇太极好奇地问:“哲哲,怎么你的样子一点也不惊讶?”哲哲说:“臣妾和玉儿早就想到,皇上不会杀死阿敏哥哥,因为皇上很重视兄弟手足之情。”

清太宗皇太极恍然大悟。清太宗皇太极抱着哲哲,饶有兴致地问:“哲哲,你是怎样猜到的?”哲哲笑了一下,说:“臣妾跟皇上做这么多年的夫妻,很清楚皇上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虽然如今皇上表面上很严厉,但是还是宅心仁厚。”清太宗皇太极笑起来。清太宗皇太极得知布木布泰准确预测自己的决定,对布木布泰剔透玲珑的心思更加赞赏、疼爱。

在疼爱布木布泰的同时,清太宗皇太极感觉到,虽然布木布泰敬爱自己、顺从自己、温柔可人,但是从来不会在自己面前争宠撒娇,也不会特意得到自己的赞赏与关注。这一点让清太宗皇太极感觉到,布木布泰对自己不是那样在意,自己在布木布泰身上感受不到情人之间的“爱”,为此感到很失落。

看见清太宗皇太极的样子,哲哲关切地问:“皇上,是不是最近要处理的国事很多,以致身体很劳累,要不去休息一下?”清太宗皇太极摇了摇头,说:“朕不累,朕只是有一件事情想不通。”哲哲让清太宗皇太极说出来。哲哲开玩笑地说:“原来堂堂一国之君都会为妃子吃醋。”

清太宗皇太极反驳说:“朕也是人,朕也有七情六欲。”哲哲笑了一下,说:“皇上,不是玉儿不爱你,而是她不是这样的人。她觉得与其在你面前争宠撒娇,不如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清太宗皇太极说:“哲哲,这次回科尔沁省亲,你才第一次见到玉儿,你怎么知道她的想法。”

“臣妾跟玉儿促膝长谈,整整一个晚上,所以臣妾了解她的想法。”哲哲握着清太宗皇太极的手,说:“皇上,你要相信臣妾,臣妾不会骗你,玉儿她是爱你的。”清太宗皇太极半信半疑。清太宗皇太极多方试探布木布泰,甚至刻意冷落布木布泰。试图激起布木布泰对自己动情,但是布木布泰不为所动。

清太宗皇太极进军顺利,在拿下祖大寿父子死守的大凌河之后,收到消息林丹汗病故,清太宗皇太极开心得不得了。大凌河一战,随军出征的多尔衮,在清太宗皇太极与莽古尔泰争执之中,制服对清太宗皇太极露刃五吋的莽古尔泰。多尔衮说我们既是兄弟、更是君臣,这句话让清太宗皇太极极为受用。清太宗皇太极破格重用多尔衮为吏部大臣,给多尔衮更多表现的机会。

多尔衮体察民心的种种作风,得到满族老百姓的支持,表现出让清太宗皇太极投更多信任。随后,多尔衮被指派收服察哈尔,用计让察哈尔不战而降,还意外得到传国玉玺。据说传国玉玺是汉朝遗物,一直传到元顺帝。元朝灭亡的时候,元顺帝带着传国玉玺出逃。后来元顺帝去世,传国玉玺就消失得无影无踪。

有一天,一位蒙古牧民放牧于北部的草原。发现有一只羊三天都不吃草,总是在一个地方用蹄子刨地。牧民觉得很奇怪,就挖出泥土,发现是一块白玉大印。牧民把白玉大印拿起来看,他不认识上面的字,却看见有飞龙。牧民知道这是一个罕见的宝物,就把他献给首领博硕图汗。

后来林丹汗派人索要,博硕图汗不给,于是就兵戎相见。博硕图汗战败被俘,被逼献出传国玉玺,自此林丹汗引出九年之争。林丹汗临死之前,把传国玉玺交给儿子额哲。吩咐他凭借传国玉玺,可以号令蒙古各部,叫他不要遗失。额哲走投无路,率领部众投降,并且献上传国玉玺。多尔衮马上写奏折给清太宗皇太极,告诉他找到传国玉玺。

清太宗皇太极在哲哲的寝宫,与她一起聊天。贴身太监把多尔衮的奏折交给清太宗皇太极,清太宗皇太极看完之后哈哈大笑。哲哲问:“皇上,有什么事情让你这么高兴?”清太宗皇太极说:“十四弟在奏折里面说,林丹汗的儿子额哲献上传国玉玺。”哲哲高兴地笑起来,说:“那真的是可喜可贺,如今找到传国玉玺,皇上的皇位就名正言顺得多。”清太宗皇太极点了点头。

清太宗皇太极在宫门外迎接多尔衮,多尔衮献上传国玉玺。清太宗皇太极接过来之后,把传国玉玺高举起来,所有人都跪倒在地上三呼“万岁”。额哲因为献礼有功,就对他赐婚,封他为清朝额驸。清太宗皇太极封林丹汗的两名妻子为妃,一名妻子叫做娜木钟,封为贵妃,居住在麟趾宫;另一名妻子叫做巴特玛,封为淑妃,居住在衍庆宫。

清太宗皇太极到新建的天坛祭告天地,天坛正中置一张香案,上铺有黄绫,放着传国玉玺。传国玉玺上面,有篆书所写的四个字“制诰之宝”,两边各有一条飞龙。这块传国玉玺在清太宗皇太极看来,是“天呈祥兆”的标志。紧接着,清太宗皇太极到太庙追尊祖先。从始祖到祖父都尊奉为王,为清太祖努尔哈赤上尊号“承天广运圣德功肇纪立极仁孝武皇帝”。

清太宗皇太极封代善为和硕礼亲王、多尔衮为和硕睿亲王、多铎为和硕豫亲王,范文程等大臣被封为大学士。多铎不解地说:“哥哥,相传得到传国玉玺的人就能得到天下。这个皇位本来是你的,加上是你找到传国玉玺,你才是真命天子。你为什么不伺机推翻皇太极,反而把传国玉玺献给他。”

多尔衮说:“虽然如今皇太极对我委以重任,但是他多多少少还是对我不放心。我把传国玉玺献给他,就是要消除他对我的不放心,到时候要推翻他就易如反掌。”贝勒岳托向清太宗皇太极建议,改变原来屠戮辽东及关内四城的做法,以对待大凌河之役归降的汉人为榜样,重新树立“善养人”的形象。岳托主张无论官民都给家室和庄屯,不要使一个人失去所在。

清太宗皇太极谕令将士对新附之众“一切勿得侵扰”,在清太宗皇太极这种政策影响之下,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等纷纷归降清朝,孔有德、耿仲明都是辽东人,在明朝为登州参将。因为内部矛盾,发动兵变,占领登州。明朝发兵来攻,他们难以自存,航海归附清朝。之后镇守广鹿岛的明朝副将尚可喜就步孔有德、耿仲明后尘,清太宗皇太极称赞他“识时势之向背”、“残破海防,实为我功”。

清太宗皇太极封孔有德为恭顺王,耿仲明为怀顺王,尚可喜为智顺王。清太宗皇太极到永福宫,布木布泰向清太宗皇太极行礼。布木布泰向清太宗皇太极请求,让海兰珠进宫陪伴自己,清太宗皇太极答应。布木布泰就坐下来,只是与清太宗皇太极闲聊几句。哲哲说:“皇上,臣妾听苏茉尔说,你已经有一段时间没有到永福宫。”

清太宗皇太极说:“朕是故意这样做。”哲哲觉得有点奇怪。“朕刻意冷落玉儿,希望能够激起玉儿动情,但是玉儿却不为所动。”哲哲问:“皇上,你为什么一定要对玉儿这么苛刻呢?”清太宗皇太极说:“朕是一朝天子,绝对不允许有妃子不爱朕。为了让玉儿爱上朕,朕可以无所不用其极。”

一天,清太宗皇太极踏进永福宫,被一阵美妙的琴声吸引住。琴音琮琮,如高山幽泉艰难地挤出山崖,坠落地面。急切的时候,如漕漕杂杂的暴雨。圆润的时候,又如圆珠落盘。从琴声之中,可以听出隐忍的无限幽愁暗恨。清太宗皇太极走进去,看见窈窕秀美的海兰珠,正在低头抚琴,只见海兰珠双眼含泪、楚楚动人。

突然清太宗皇太极神思飞扬,婀娜的舞姿、动人的笑颦、清脆的歌喉,重叠在他的脑海里面。苍郁黛青的山峦,背景是一片高远而蔚蓝的天空,白云、羊群如棉絮般舒卷着、荡漾着。清太宗皇太极的眼前豁然起来,跨步上前紧紧抱着海兰珠,说:“兰儿,兰儿,委屈你了。”

清太宗皇太极渐渐对海兰珠倾心,进而关心海兰珠的一切,海兰珠也渐渐爱上清太宗皇太极。清太宗皇太极封海兰珠为宸妃,居住在关雎宫,自此得到清太宗皇太极的专宠。清太宗皇太极在风情万种的海兰珠身上,找回青壮时期的感觉,夜夜承欢雨露。从海兰珠身上,清太宗皇太极得到自然无拘的爱。

这是清太宗皇太极很想从布木布泰身上得到,却怎么样也得不到。除了偶尔一问政事之外,清太宗皇太极都很少到永福宫。不久之后,海兰珠怀有身孕,更加得到清太宗皇太极的宠爱。看到布木布泰日渐消瘦的样子,哲哲心疼无比。虽然布木布泰感到心酸,但是脾气倔强不肯出言乞求清太宗皇太极,宁可自己气闷于心。

哲哲劝说:“玉儿,两个人冷战,一定要有其中一个人道歉,关系才会好转。否则两个人继续僵持下去,只会令这段关系中断。”布木布泰说:“姑姑,你不用劝我。总之要我乞求皇上,不如要了我的性命。”哲哲突发奇想,把布木布泰打扮成江南美女,吸引清太宗皇太极来到永福宫。

看到布木布泰穿上汉人的服装,越发亭亭玉立,就马上临幸布木布泰。经过十月怀胎,海兰珠为清太宗皇太极生下一名男婴,为第八个儿子。当时清太宗皇太极做一个梦,在梦里面清太宗皇太极与清太祖努尔哈赤、代善同处一室,面向北面而坐,仰观天空。看见五彩斑斓的祥云,密密麻麻重叠三层,祥云之上复见青天。

清太宗皇太极觉得很奇怪,天这么高远,人怎么能够看得分明?代善也觉得很奇怪。正当代善再想说什么的时候,清太宗皇太极就醒过来。第二天,清太宗皇太极召集文武百官圆梦。范文程说,祥云从天是非常的贵征。寓意八阿哥是天降贵子,将膺天命,继承皇位。清太宗皇太极大赦天下,举行隆重盛典。

虽然姐妹两人共侍一夫,但是无损她们的姐妹之情,布木布泰时常会到关雎宫走动。在八阿哥出世之后不久,布木布泰怀有身孕。知道布木布泰怀有身孕之后,哲哲非常紧张。哲哲命兴尼雅,送很多补品给布木布泰,并且嘱咐她要注意什么。哲哲把布木布泰怀有身孕的消息,告诉清太宗皇太极,而清太宗皇太极稍微有点冷淡。

在马喀塔六岁的时候,清太宗黄太宗请一名官员,教马喀塔读书。这名官员不但教马喀塔四书五经,还教她唐诗宋词。清太宗皇太极请另一名官员,教马喀塔满语和蒙古语。马喀塔学习非常认真、刻苦,所以很快就学会,而且理解非常透彻。哲哲把马喀塔的学习情况告诉清太宗皇太极,清太宗皇太极知道自己的女儿读书那么好,心里非常欣慰。

海兰珠知道布木布泰怀有身孕,就到永福宫探望她。布木布泰说:“姐姐,你还是先回关雎宫吧!要是皇上去了,姐姐不在就遭了。”海兰珠说:“玉儿,你不用着急。皇上已经到关雎宫,看过八阿哥。”布木布泰点了点头。海兰珠握着布木布泰的手,说:“玉儿,谢谢你。如果不是你把我带进宫里来,就不会认识皇上。”

“如果不认识皇上,就不会被封为宸妃,生下八阿哥。”布木布泰说:“姐姐,你千万不要这样说,这是你跟皇上的缘分。”海兰珠看着布木布泰,没有再说什么。天底下有这么巧的事情,一喜一悲发生在海兰珠和布木布泰身上。还没有命名的八阿哥,就这样离开人世。实际上对八阿哥的宠爱,上至清太宗皇太极、下至文武百官,都到无以复加的地步。饱受失子之痛得海兰珠,数度晕厥过去。

海兰珠终日不苟言笑、郁郁寡欢,身染沉疴,至今还处于魂牵梦萦之中。两天之后,布木布泰临盆。苏茉尔到清宁宫找哲哲,哲哲立即宣太医到永福宫。哲哲在外面着急等候,天空出现一片红光,布木布泰生下一名男婴,哲哲开心得不得了。贴身太监告诉清太宗皇太极,布木布泰生下一名男婴,清太宗皇太极勉强挤出笑容说一声“好”。

贴身太监还告诉清太宗皇太极,布木布泰生下男婴的时候,天空出现一片红光,清太宗皇太极取名为福临。关雎宫哀号未觉,永福宫张灯结彩。布木布泰一再吩咐,灯笼只挂厅堂,不许挂外面。清太宗皇太极失去八阿哥,更加心疼海兰珠。为了安慰海兰珠,清太宗皇太极几天都没有上朝。

友链:小7看书

  1. 上一章
  2. 目录
  3.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