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鸟凌空,百鸟飞从。青空,无尽高远。
春幡春胜,一阵春风吹酒醒。不似天涯,卷起扬花似雪花。
莺莺细语,浅浅吟唱,一场爱恨缱绻,伤心伤魂。台上,演者黯然。台下,观者心伤。到底,爱情不过一场天时地利的迷信。
琴声切切,琵琶嘈嘈,老者微微眯着眼睛,和着曲拍打着节奏,一小盅清酒缓缓下肚,暖了脾肺,却冷了心房。无伤痛,无离愁,只纯粹地欣赏。终究,他只不过,一个看戏的戏外人……
入世几十载,忽然已白头,尝遍人世酸甜苦辣,看尽红尘爱恨情仇,一颗敏感的心已平静麻木如止水,再难起波澜。痴男怨女,戏里戏外,是戏非戏。无一次可逃这亘古的定律——爱和恨。
老者叹,今年也是这缠绵悱恻的调么?耳根子倒是听硬了,这把老骨头可是听软了。唉……
突然,一声脆亮的童音唤醒了老者的沉思——
“我不叫‘小家伙’,我的名字是‘亚瑟’!”
亚麻短衫,褐色棉绒裤,倔强的眸子无畏地瞪着对面的挑衅者。
老者眼前一亮,精神一振,睿智的眸子完全睁开。抚摸着胡须,一脸兴味地看着高台。哦?原来第三场是那些人,不知道表演的是什么……希望不要让他失望啊,呵……
……
由于条件限制,没有十分充分的道具,也没有十分应景的布景,但从他们如此入戏的神情以及气势上,在场的观众分明看见了一个古老庄严,却走向没落的的中世纪帝国。
公元450年,罗马帝国已经逐渐走向没落,并且意欲从英国撤离,在大不列颠各岛上,众多的领主和骑士为了争夺土地和城堡相互开战,饱受战乱之苦的人民组织起自己的游击队,积极地活跃在全国各地,具有强烈侵略性的萨克森人也乘乱进入大不列颠。整个国家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孩提时代的亚瑟——千岁,在众人的欢呼下出场了。这个从小就在战乱中和家人失散的男孩,被人收养并成为一个被人看不起的杂役。然而就是这个闪耀着非常光芒的男孩儿,在舞台上挺起了他那瘦瘦小小的身板时,在场的人都为他的不幸,为他的镇定和勇敢而感到痛惜和动容。
而伴随着少时的亚瑟面对着魔法师的预言“你一定会成为神圣的英国君主”时,第一出已经落幕了,孩提时期的亚瑟渐渐消失在大幕之后。
在座的人看着紧闭的大幕翘首以盼。
当大幕再次拉开时,一个身着中世纪骑士装的人背对着观众,静静地里在山颠之上。余晖勾勒出纤细却挺拔的轮廓,深沉,寂寥,那抹背影似要融进了暮色之中般。
山风吹来,宽大的斗篷发出咧咧的声响,回荡在山谷间,异常清晰。
山脚下,残暴的罗马人殴打着无辜的百姓。“他”看着人世百态和国家混乱的现状,心中充满了痛苦。
这时,清脆明亮的嗓音渐渐响起,读着旁白的人用充满内心挣扎和在绝望中寻求希望的声音,极富感情地述说着“青年亚瑟”心中的痛与愤。
“青年亚瑟”用他的天赋神力,不费吹灰之力拔出了“石中剑”,他身旁的好友和追随者看着亚瑟从石中拔出那把具有精灵魔力的王者之剑,纷纷跪下俯首称臣,以示他们的忠诚和支持。
亚瑟缓缓举起王者之剑,指天起誓,清冽而坚定的嗓音回荡在这一片天地间:“他”发誓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整个大不列颠群岛脱离罗马人的残暴统治,同时摆脱混乱的战争局面,“他”下定决心要为这里的人民建立一个全新的,充满和平宁静气氛的家园,成就自己的一番霸业!
坚定的誓言,远大的抱负,忠诚的伙伴,那是,属于亚瑟王的骄傲啊!
众骑士拥他为王,以解救国家和黎民为己任。“青年亚瑟”就在伙伴信任和忠诚的注视下,缓缓转身,面向观众——
雌雄莫辨的清俊雅秀的容颜,在一盏盏照明的宫灯下,显得异常惑人和神秘。黑色的长发束着一丝不苟的骑士发型,英气逼人,威严庄重。
“他”不是别人,而正是为了得到黑耀石方砚,不得不出赛的醉。
白色的亚麻对襟衬衫,配以暗红色黑边刺绣的斗篷,左胸口绣着繁缛的徽章,腰上系着一抹镶嵌着大颗蓝宝石的金边腰带,又在边上别着一把镶着红蓝宝石的金炳长剑,下身着着色泽浏亮的黑色马裤,脚上是一双深棕色的马靴。
一举一动,都透出一股异域的风情。那双坚定的黑眸缓缓抬起,瞬间便挟获所有的人心。亚瑟王,这个英格兰传说中的国王,圆桌骑士团的首领,一位近乎神话般的传奇人物,在这个异世界人们的心中渐渐鲜活了起来。
而他们,也真心地为这位伟大的君王或悲或喜。他们不再认为这只是一出戏,而是真实存在的,一个传说中的君王崛起的一生。
至此,在观众的注视下,亚瑟不仅确立他自己的王位,也在众多的战役之中赢得胜利,凯旋而归,建立了属于他的王国,也印证了魔法师当年的预言。
……
从拔出石中剑开始,人们的目光始终围绕着这个坚定勇敢,镇静从容的“俊秀男子”,殊不知,这位深深打动他们的心的“亚瑟”,不是什么男子,而是一名不折不扣的女子。他们定想不到,一个柔弱女子所表现出来的英勇和霸气,丝毫不输给男子,因此,他们认为“亚瑟”的扮演者是个男子,也是无可厚非的。
然而此时此刻,他们不在乎“亚瑟”的扮演者是男是女,因为他们已经深深地入戏了。在尤利恩归顺之时,跟随着场上的演员,台下的观众也大声地喊着“亚瑟、亚瑟”,而当默林说道“一个最好的国王不能是一个孤独的国王。最好的国王必须有一个最伟大的王后在身边”时,包括演默林一职的人都流露出真心祝贺的情绪。
黑色宫相一役,亚瑟果敢的决断和出色的身手,让人们看到了清俊“男子”勇敢、无畏的一面,那胜利的呼喊,让所有的观众为之震撼。
而后是亚瑟王与传奇中的圆桌骑士的种种,观众们在台上年轻男子们精湛的演技之下恍若遁入那个让人热血沸腾的年代,围绕在那个青年君王的身边,铲除邪恶,弘扬亚瑟王的光辉……
但是,莫瑞德的背叛,亚瑟王的苦涩,盖文的黯然离世……那样艰涩的历史,那样无奈的事实,观众们在理性与情感的挣扎之间沉浮,他们不愿看到“他”的泪水,“他”的痛苦,那样完美如日月之光的人儿,就应该自信而快乐。然而最终,伴随着沉重凄戚的乐声,那个伟大的王者也化作星辰,被黑夜覆盖在历史的尘埃下……
尽管人们知道这是一出戏,知道这出戏结束之后,“他”就会走出角色重新“踏入”现实中来,但当他们看着那双深黑色的眸子慢慢变得黯然无光,在化妆术的作用下变得干枯的眼睫,渐渐闭合时,观众席上,隐隐传来悲戚的哭咽之声。已经能看懂戏剧的孩童齐齐喊着“亚瑟,你不要死……”的哭喊声……
然而尽管有着所有人的挽留,亚瑟王也依旧遵循着历史的发展,永远地沉眠了……而这出戏,也落幕了……
……
所有人都看见,冥所饰演的葛恩,首席圆桌骑士,在众骑士中,智慧高善谋略,重道义和友谊,为了国王,情愿娶最丑陋的林中女人为妻。在“他”闭上眼睛的那一刻,单膝跪地,将脸埋在“他”的手掌中。但却没有人知道他当时的心境……
从见到“他”初登场的那份淡然和英气时,他感到的惊艳,到“他”称王时表现出来的霸气和自信,再次带给他的讶异和赞叹,以及在“他”成婚时的喜悦,他所感到隐隐的焦躁和不悦,到最后,“他”黯然离世,闭上那双绝世的眼眸时,他真切地感觉到自己内心的震动。他从来不知道,他的心境竟然为了一个人,可以起伏得这么大。明知这是一出戏,然而心中的那份怅然若失,确是如此真切……
醉……
所有的疑惑和答案,在心底呼唤这个名字的时候,又都化作了一团空气,消失的无影无踪,而自始至终,他都不知道这究竟代表了什么……
……
波阿,那个“湖上骑士”斯洛(为了效忠亚瑟王不辞赴汤蹈火,可是后来变成亚瑟王的敌人)的表弟,一生效忠亚瑟王,并且是圆桌骑士之一,同时也是寻找圣杯时唯一看到圣杯而生还的人。他的扮演者——沧海,虽然从表演开始到结束都没有讲过一句话,但也是因为他默默无言,却忠心坦诚地跟随在亚瑟王身后的举动,以及那张稍作修饰仍难以遮掩其魅惑俊逸的容颜,而深得观众们的喜爱。
观众们为这次的表演者感到深深的敬佩和喜爱,除了那几位艺苑资深的大师和学徒他们是认得的以外,“少年亚瑟”、“青年亚瑟”、“葛恩”和“波阿”的扮演者都是陌生的脸孔。他们真的非常好奇,究竟这些人是什么人,他们可以肯定他们不是艺城的人……那么,究竟是怎样的地方,才能培养出那样灵秀的人呢……
一出精彩而充满传奇和异域色彩,长达几个时辰的戏剧《亚瑟王》完满而成功地落幕了,观众席上的掌声和喝彩久久不断。这也成为以后艺城百姓津津乐道的一出戏,甚至闻名于整个离朝,只是那个深深刻在人们心中的“青年亚瑟”的扮演者,则成为了一个谜。而这些就是后话了。
……
台上,闭着眼睛的醉,听见了台下如潮般的掌声和欢呼,也听见了隐隐约约的抽咽声,那一刻,她分明感觉到那来自他们灵魂的热情和感性。他们那为亚瑟王同喜同悲的感情,温暖而纯粹……也是对演员,最好的鼓励和赞美……
他们,只是单纯的在快乐着,单纯地对生活充满了热情和向往,所以……
这是一群可爱而可敬的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