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叔达、崔民干为黄门侍郎,唐俭为内史侍郎,裴唏为尚书左丞,萧瑀为内史令,窦琏为户部尚书,屈突通为兵部尚书,独孤怀恩为工部尚书,其余官吏各赐爵一级。凡义军所过之处,免三年赋税。于都城立四亲庙,追尊高祖父李熙为宣笛公,曾祖父李天赐为懿王。祖父李虎为景皇帝,庙号太祖。父亲李昞为元皇帝,庙号世祖。
祖母和母亲独孤氏都称后,追谥窦氏为太穆皇后。李秀宁被封为平阳公主,柴绍被封为左翊卫大将军。在唐高祖李渊这么多的女儿之中,只有平阳公主有军功,所以唐高祖李渊给她的赏赐比其他女儿都要多,此外李渊还赐一座府第给平阳公主。柴绍带平阳公主参观府第,柴绍问:“秀宁,你喜欢这座府第吗?”
平阳公主说:“我觉得很好。”“如今陛下已经登基为帝,应该要考虑太子的事情。”平阳公主叹了一口气,说:“我想父皇应该很头疼,按照祖制是应该立大哥,可是二哥为大唐立下很多汗马功劳。”柴绍问:“你心目中希望谁做太子?”平阳公主说:“一直以来,我都与二哥的感情很好,我是希望二哥做太子。但是大哥做太子,我也不会反对。”
唐高祖李渊虽然已经做皇帝,但是仍然在武德殿办公。唐高祖李渊问裴寂,到底是立李建成为太子好?还是立李世民为太子好?裴寂因为收李建成的好处,所以在唐高祖李渊面前为李建成说好话。由于裴寂与唐高祖李渊私交甚好,所以他说的话有一定的分量。在文武百官之中,大部分的人也赞成李建成做太子。最后,李建成顺理成章成为太子。
入主东宫,兼理朝政。李世民为秦王,授右翊卫大将军。追封三儿子李玄霸为卫王,谥号“怀”。推恩宗室,李孝基为永定王,李神通为淮安王,李叔良为长平王,李琛为襄武王,李孝恭为河间王,李道玄为淮阳王,李道宗为江夏王,李瑷为庐江王。进封裴寂为魏国公,赐良田千顷,赏府第一处,刘文静为鲁国公。
降封杨侑为国公,迁出皇宫,赏府第一处,追谥隋炀帝杨广。应该封的全封,应该祭告的也全祭告。李世民与李建成在御花园相遇,李建成问:“世民,我做了太子,你不会不高兴吧?”李世民笑了一下,说:“大哥,怎么会呢?谁做太子都是一样,我们永远都是好兄弟。”李世民伸出手,李建成与他的手握在一起。
晚上,唐高祖李渊在凉亭里面举行家宴。出席的有李建成、李世民和平阳公主,还有柴绍。李渊说:“自从起事之后,我们一家人很久没有聚在一起,今晚要不醉无归。”平阳公主劝唐高祖李渊说:“父皇,你的年纪大,不适宜喝这么多酒。”唐高祖李渊笑了一下说:“久不久一次,不会有事。”随即看向柴绍,说:“嗣昌,你与秀宁在一起的时间不短,是时候喜结连理。”
柴绍说:“陛下,这要看秀宁。如果秀宁愿意,臣没有问题。”“秀宁,你的意思怎么样?”平阳公主娇羞地低下头,说:“一切听从父皇做主。”唐高祖李渊哈哈大笑,手拍大腿说:“好,朕就命太史令择良辰吉日,为你们举行婚礼。”柴绍握着平阳公主的手,向她一笑。李秀宁抬起头,也向柴绍一笑。
唐高祖李渊到御花园散步,他抬头望向天空,说:“夫人,我们李家终于做天下之主,只可惜你不在。这次我们能够这么顺利,世民功不可没。历朝历代都是立嫡长子为太子,朕觉得挺对不起世民的。告诉你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秀宁和嗣昌就快要成亲。嗣昌他文武双全、侠骨仁心、平易近人,是一个好人。”
“在此次起事之中,嗣昌的功劳也不少。秀宁能嫁给嗣昌,是秀宁的福气。你在天之灵,应该也替她感到高兴。”说完,唐高祖李渊对着天空笑一下。柴绍拿着祭品到柴慎的坟墓拜祭,柴绍说:“父亲,孩儿这次来是要告诉你一个好消息,孩儿很快就会与秀宁成亲。你不需要担心孩儿会没有人照顾,孩儿相信秀宁一定会是一名好妻子。孩儿知道成亲之后,责任会变大,肩膀上的担子会变重。孩儿会努力做一名好丈夫,你在天之灵可以安心。”
太史令择得九月二十一日是良辰吉日,唐高祖李渊就决定这一天。唐高祖李渊传平阳公主和柴绍进宫,把日子告诉他们,他们也不反对。九月二十日,平阳公主向唐高祖李渊拜别。平阳公主说:“父皇,过了明天,儿臣就是柴家的媳妇,儿臣不能再侍候你,你要保重龙体。你放心,儿臣一定会努力做一名好妻子。”
唐高祖李渊说:“秀宁,俗话说嫁出去的女儿,犹如泼出去的水。就算你嫁作他人妇,仍然是朕的好女儿。将来有空的时候,记得进宫探望朕。”平阳公主哭着抱着唐高祖李渊的腰,唐高祖李渊用手拍平阳公主的背。
九月二十一日,是平阳公主和柴绍的大喜日子。在郡公府,婢女为柴绍穿上喜服和红花球。今天的柴绍神采飞扬,在镜子面前不停地照。之后,柴绍就骑上马到平阳公主的公主府。平阳公主的公主府忙得不亦乐乎,宫女为李秀宁化妆、穿喜服,再为李秀宁带上凤冠、头巾。一名宫女通知平阳公主,柴绍已经到门外。
旁边的宫女,扶着平阳公主出去,再扶她上轿。柴绍看见平阳公主已经上轿,就向皇宫的方向走去。由于平阳公主和柴绍成亲,是唐朝建立之后的第一件喜事,所以唐高祖李渊把婚礼办得风光一些。文武百官一早道贺,唐高祖李渊、李建成和李世民都笑得很开心。吉时,平阳公主和柴绍缓缓走进殿内。
太监总管高喊一拜天地,平阳公主和柴绍转到身后,跪倒在地上,向门口一拜之后站起来。太监总管再喊二拜高堂,平阳公主和柴绍转回前面,跪倒在地上,向唐高祖李渊一拜之后站起来。太监总管又再喊夫妻对拜,平阳公主和柴绍对着对方,跪倒在地上一拜之后站起来。太监总管喊礼成,平阳公主被送进新房。唐高祖李渊之后宣布,宴席正式开始。
文武百官轮流向柴绍祝贺,向他敬酒。李世民不想让人破坏柴绍和平阳公主的洞房,就为柴绍挡酒。平阳公主在房里面等着,外面传来脚步声,她知道是柴绍来了。柴绍把门打开进去,身后还跟着一名宫女。宫女把一把称交给柴绍,说是祝他们称心如意。柴绍用这把称揭开平阳公主的头巾,平阳公主慢慢抬起头,向柴绍笑了一下。
宫女拿着两杯酒走过来,请他们喝交杯酒。宫女把平阳公主和柴绍的裙脚绑在一起,说是祝他们永结同心。宫女把莲子洒在床上,说是祝他们莲生贵子。宫女见该做的全做完就出去,房里就只有平阳公主和柴绍。柴绍目不转睛地看着平阳公主,平阳公主也目不转睛地看着柴绍。柴绍握着平阳公主的手,说:“秀宁,我们终于可以有情人终成眷属。”
平阳公主说:“嗣昌,能够成为你的妻子,我真的很高兴。”柴绍抱着平阳公主,过了一会儿柴绍放开平阳公主。柴绍解下帷幕,两人躺到床上。第二天早上,平阳公主为柴绍穿衣服。柴绍把一块玉环交给平阳公主,说:“这块玉环,是我们柴家的全家之宝。只有男子才可以拥有这块玉环,是送给自己心上人的。”
平阳公主拿着玉环看一下,说:“这块玉环是用上好的玉做成,晶莹剔透,雕工精细。我会把它好好带在身边,绝对不会弄丢。”柴绍叫平阳公主晚上等他回来吃饭,李秀宁点了点头,说完就出去。
平阳公主和柴绍成亲之后,夫妻非常恩爱。柴绍有了平阳公主之后,事业如虎添翼。平阳公主把家里打理得头头是道,令柴绍一心一意工作,因而赢得唐高祖李渊和文武百官的赞赏。
唐朝建立之后,薛举不甘心偏安一隅,准备再次东进,争霸中原。消息传到长安,唐高祖李渊感到事态严重。一边命李世民积极备战,一边命水监宇文歆带重礼前往突厥,开展外交活动。能说会道的宇文歆,用尽手段游说突厥的文武大臣。又向莫贺咄设反复陈说利害,终于说服他放弃援助薛举的企图。
武德元年六月(公元618年),薛举在梁师都的策应之下,率领大军越过泾州,向长安进发。唐高祖李渊派惯于征战的李世民为元帅,率领刘文静、殷开山、柴绍、刘弘基、丘行恭、李安远、慕容罗喉等人,从正面迎击薛举。回到郡公府,柴绍说:“秀宁,薛举再次袭击长安,父皇命我和世民迎击薛举。”
李秀宁说:“嗣昌,你放心去打仗,家里我会打理好的。”柴绍感动地握着李秀宁的手。因为李世民病倒,加上刘文静和殷开山轻敌,首战败得一败涂地。退回长安,唐高祖李渊没有责备李世民,又亲自到各营抚慰,只把刘文静、殷开山除名了事。之后,李世民的病慢慢好起来。整顿军队,准备再战。同时建议唐高祖李渊,继续开展外交政策。交好凉州李轨,进一步孤立薛举。
这一天,平阳公主进宫向唐高祖李渊请安。唐高祖李渊看见平阳公主来,心里面很高兴。唐高祖李渊问:“秀宁,你在郡公府住得好吗?”平阳公主说:“多谢父皇关心,儿臣在郡公府住得很好。”唐高祖李渊说:“看见你和嗣昌夫妻感情这么好,朕觉得很安慰。”唐高祖李渊让平阳公主留在皇宫吃饭,平阳公主点头答应。
也许是因为打败唐军兴奋,也许是因为年事已高。当晚薛举中风,口不能言,手不能指,进军计划不得不搁置下来。八月九日,薛举不治身亡,薛仁杲于灵前即位。薛仁杲为人残暴,恩怨不明,与诸将多有矛盾。情报传至长安,唐高祖李渊再次命令李世民为元帅,率军进攻西秦。
李世民向唐高祖李渊建议,重新起用刘文静、殷开山,使他们官复原职。这一次,李世民终于打败薛仁杲。此役唐军一共得到精兵万余人,男女老百姓五万人。歼灭薛仁杲,解除唐朝的一个心腹之患。用兵如神的李世民,威名远播。关中、关东豪强都不禁对唐朝刮目相看,不敢贸然进犯长安。
瓦岗军兵强马壮,猛将如云,威震全国。气势本来远胜于唐高祖李渊,夺取天下也不是一件难事。但是因为领导层发生内讧,使瓦岗军遭受重大损失,势力日益衰弱,直至灭亡。李密差点被王世充杀死,不得已投靠唐高祖李渊。
回到长安,柴绍进宫见过唐高祖李渊之后,就回郡公府见李秀宁。李秀宁正在书房练字,听见有人喊自己的名字。李秀宁知道是柴绍回来,连忙走出去。柴绍看见李秀宁很高兴,走过去抱着她。柴绍把这次战事说给李秀宁听,李秀宁说:“刘大人办事一向很稳重,怎么这次这么失策?”柴绍说:“之前薛举输给我们,刘大人顺理成章认为这次也是这样。”
“此一时,彼一时。况且薛举身边有一个郝瑷在,他怎么会让薛举再输给我们。如果不是因为薛举突然中风身亡,也许这场战还得打一段时间。”柴绍觉得李秀宁说的话都有道理。李密临近长安,唐高祖李渊派人迎接。武德元年十月(公元618年),李密到达长安。受到唐高祖李渊的盛情款待,任命他为光禄卿、上柱国,赐绝邢国公。
唐高祖李渊始终对他心存疑虑,虽然表面上与他称兄道弟,并把自己舅父的女儿独孤氏嫁给他,但是始终不给他实权。平定薛仁杲,李密归降,显示唐朝的生机勃勃,天下无不震动。一些大大小小的军阀,在唐高祖李渊的恩威并用之下,纷纷归降。
武德元年(公元618年),易州、定州等归降。十二月,突厥曷娑那可汗自宇文化及归降。隋朝襄平太守邓嵩以柳城、北平二郡归降,邓嵩被封为营州总管。罗艺以渔阳、上谷等郡归降,罗艺被封为幽州总管。
帝业蒸蒸日上,万里江山渐渐归附唐朝,唐高祖李渊十分高兴,下旨嘉奖太原起兵的功臣。李世民、裴寂和刘文静有免二死的权利,柴绍、刘弘基等有免一死的权利。丹书铁劵的颁赐仪式上面,君臣同乐。唐高祖李渊排开盛宴招待文武百官,并宣李建成、李世民和裴寂相陪。
李密自视才高,自负有归国之功,见朝廷不重视自己,甚为不乐。久而久之,李密对唐高祖李渊心生怨恨。李密对唐高祖李渊说,山东有很多自己的旧部下,请求唐高祖李渊批准自己回山东招抚,唐高祖李渊答应下来。唐高祖李渊宣李世民和柴绍,询问他们的意见,自己批准李密到山东对不对?
柴绍说:“李密已经穷途末路,就算放他回去,也成不了大气候。反而留在身边,会成为一颗扎脚的钉子。”李世民也是这样认为。唐高祖李渊说:“帝王自有天命,非人力所能取。放李密回去,即使背叛朕,也如箭射蒿中。如果与王世充打起来,朕就可以渔翁得利。”李密回到山东之后,就收复旧部下,妄图东山再起。
右翊卫大将军史万宝,听闻李密叛变,命行军总管盛彦师前去讨伐,最后被盛彦师斩首。盛彦师派人把李密的首级带回长安。徐世勣知道李密叛变被杀的事情,号恸哀痛,请求收葬。唐高祖李渊深受感动,下旨收回李密的尸体。徐世勣身穿孝服,备君臣之礼,命全军缟素。大具仪卫,葬李密于黎阳山南。
就在唐高祖李渊命李世民东征西讨,频繁开展外交,拓展领地的时候。刘武周没有空闲下来,他蠢蠢欲动,想南图太原。唐高祖李渊见太原形势危急,命太常少卿李仲文、左武卫大将军姜宝谊率军增援。军队行至雀鼠谷,遭遇刘武周的部将黄子英伏击,全军覆没。李仲文、姜宝谊被俘之后,侥幸逃回去。
王世充在洛阳称帝,国号为郑,并且派兵向长安方向运动。唐高祖李渊面临东西两重压力,召开御前会议,商讨对策。刘文静推举裴寂领兵,裴寂有点慌张,但是身为左仆射,不好意思说自己不去,也不敢说自己不去。唐高祖李渊觉得裴寂智谋不小,从晋阳起兵起,经过大大小小的战斗。此番出征宋金刚,应该没有问题。
唐高祖李渊下旨裴寂攻打宋金刚,裴寂只好答应下来。裴寂首次率军出征,唐高祖李渊率领文武百官到十里亭相送。一仗下来,所率兵马,伤亡惨重。裴寂上奏谢罪,唐高祖李渊没有加以斥责,还让他镇抚河东。裴寂贪生怕死,强迫虞、秦两州的老百姓进城。还烧掉老百姓的房舍,毁坏老百姓待收的庄稼,搞所谓的“坚壁清野”。裴寂身处险境,惶惶不可终日。就在这个时候,唐高祖李渊把裴寂召回长安。
回到长安,唐高祖李渊仅仅把裴寂数落一番,并没有加以处罚。仍然天天留在身边,恩宠无比。武德二年九月(公元619年),裴寂驰援太原失败,宋金刚占据晋州以北郡县,逐渐向太原周围运动。十月十七日,宋金刚攻陷晋州,右骁卫大将军刘弘基被俘,又侥幸逃回去。宋金刚乘胜进逼绛州,攻陷龙门。
龙门在汾水和黄河的交汇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南渡黄河即可直驱长安。关中震骇,形势十分严峻。二十日,唐高祖李渊为提高士气,亲自送诸将扎营于蒲州。派李孝基、陕州总管于筠和唐俭率军组成防御线,以阻挡宋金刚的攻势。此时,李世民坐镇长春宫,听闻太原失守,心忧如焚。
立即安排好军中事宜,骑马赶回长安。李世民到郡公府找柴绍,柴绍说:“世民,你来得正好,我刚想到长春宫找你。父皇刚刚下旨,说宋金刚势头强盛,难与他争锋。遂放弃大河以东,谨守关西。”李世民瞪大双眼,大声地说:“父皇怎么可以下这样的一道圣旨?”
“太原是王业所基,国家根本,怎么可以丢弃?”柴绍继续说:“河东殷实,京邑所资。如果放弃,只会便宜宋金刚。只需要三万精兵,就可以击败刘武周,克复汾晋。”李世民一只手放在柴绍的手臂,说:“嗣昌,我们立即进宫,让父皇收回成命。”说完,就坐马车向皇宫的方向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