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姨娘与四小姐被老爷打发去了蜀中,美其名曰养病;然而谁都知道这一回五姨娘和四小姐是彻底失了宠。
大太太又扳回了一局。
对于五姨娘来说,则是为了在自己还有命的日子里,保住女儿,故而来了一出金蝉脱壳。
只是听到五姨娘提到峨眉,夏如心里却又有点担忧。
不为别的,只因为她这位娘亲不仅是个夏府里不受宠的生病的小妾,还是个有姘头的小妾!
她穿越过来的时候这具身体才六岁,身边是一个白衣的中年男人在照顾着她。
后来她发现这个中年男人并不是她的父亲,还和她这具身体的母亲有点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
她的母亲顾氏,是夏府老爷的第五房妾室,本来就不怎么得宠,生了夏如之后还一直重病,简直就是这府里的隐形人。
而那个白衣男子,也不知道是不是母亲以前的相好,总是在夜半时分偷偷过来看上几眼。
这三年过去了,夏如也不清楚这男人到底是怎么混进来的,至少到目前为止还未惊动他人。
夏如轻轻叹了口气。
自己的父亲一年都见不上一回,母亲另有所爱也是情有可原。只是在这礼教森严的封建社会,如果真的东窗事发,她那病重的母亲又会怎么样呢?
故而顾氏一提到去峨眉,夏如就觉得顾氏是不是已经有了私奔的念头。
这古人的思想也挺开放的不是,她的娘亲哟,居然想要私奔了。
可是那个爹对自己的娘从来都是不闻不问的,与其这样,她倒是宁愿顾氏与这封建礼教抗争一回,争一争自己的幸福。
只是谁知道那个男人是不是可靠。
杜十娘王宝钏的悲剧还在那摆着呢。
哎,夏如觉得自己又有点头疼了。
可是尽管再怎么头疼,她和顾氏,已经带着墨兰雪梅和一众丫头婆子小厮长工坐上了马车,朝着蜀中峨眉的方向开过去了。
夏家在苏州屹立百年,经历了前朝的烽火与乱世的冲击,如今仍是树大根深。
至于为什么这江南的人家会在蜀中修筑别院,那就不得不提到夏府曾经那位慧眼如炬的老太爷,在前朝覆亡之前就已经有了预见,安排家人前往蜀中避难。
诗有云,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故而益州荆州虽然富庶安泰,却往往偏安一隅,很少会被卷入战乱之中。
加上蜀中地势较低,天险纵横,倒是成了隐居避难的好去处。
只是如今战乱已去,蜀中比之江南,自然是又穷又贫,连那里的别院也快要成了弃置的了。
夏如记得,那个白衣男人,似乎便是从蜀中过来的。
不过这半年她却没怎么见过。
因为她年纪小,那位大叔也不怎么避着她。偶尔她身体不好,也是那位大叔有时偷偷照看他。
倒比她的亲身父亲还要对她好些。
马车在路上行了一个多月。
蜀道艰难,山路崎岖。
夏府的大管家夏青亲自送了这娘俩到了蜀中,到了别院之后,夏青依着大老爷的吩咐,清点了别院的库房,又抬着几个大箱子回了苏州。
而夏如和五姨娘就被孤零零扔在了这里。
也不知道夏如的父亲什么时候才会想起她们。
原来分给五姨娘这一房的丫鬟婆子,除了陪嫁的雪梅,一直跟着夏如的墨兰,其余的都是没有使银子才被发派来的。
凡是有点银钱能够孝敬掌事的,都不愿跟着这对明显失了宠的母女跋山涉水。
好在雪梅够忠心,墨兰比较单纯,两个人倒是也将剩下的仆从安排妥当了。
别院坐落在峨眉山麓。从外面看上去毫不起眼。
若说有什么不同,大概就是峨眉附近多了几分江湖气息。就连茶馆里的说书人,也能扯上一句当今圣上与蜀中侠女的风流逸事。
附带着还有那蜀中女侠安邦定国,为圣上出谋划策,巾帼不让须眉的传奇。
听的人也不过一笑而过。
来来往往的佩剑的侠士,倒也是风流气派。
倒让夏如听着墨兰的讲述,好生羡慕。
大管家夏青走的那天晚上,五姨娘的“姘头”就过来了。
“如儿,多日不见,倒是越发可人了。”白衣大叔坐在夏如房里,把推门进来的夏如给吓了一跳。
夏如看了看门外,墨兰不在。于是心里松了一口气,也不言语,自顾自地拿起了绣花针。
五姨娘没时间教她这些女红,雪梅平日里忙着打点上上下下,也没工夫指点她。
如今她都快十岁了,绣出来的花花草草难看得和躺在河底的水草有得一拼。
每到这时候,五姨娘也只会看着她歉疚笑笑,不埋怨她,也不督促她。
倒弄得她不怎么好意思再这样子下去。
“不知道你这样大的孩子喜欢什么,便给你带了些糕点。”
白衣大叔没话找话。
夏如抬头看了他一眼,知道他想问什么,只好开了口。
“娘这几日身体又有些不好,您给的药材已是用尽了。前几日我得罪了大太太,大太太便不肯再送些好药材过来。”说罢,夏如轻轻叹了口气。
“药材我会想办法。”白衣大叔看了看窗外,又低声说道,“我去看看她。你今晚莫要去打搅你娘。”
“知道了。”夏如心里翻了个白眼。
不让她打搅。千万别是她想的那样,这位大爷想着和她娘小别胜新婚,滚一滚床单什么的。
她娘的身体可经不住太过剧烈的运动。
罢了罢了,顾氏的身体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好起来,若是她喜欢这个男人,就是让她这个做女儿的接受,她也就接受了。
她本来就不是什么循规蹈矩的闺房女子。对于这种事情看得挺淡。
不过,这位白衣男子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她却也不怎么清楚。
她只知他姓洛,一年四季在全国各地行走。
佩剑,她倒是没有见到他有过。
也不知道属不属于茶馆里那些说书人口中的快意恩仇的江湖大侠。
第三计·暗通款曲·完。
小凉曰:身处弱势,不妨借势。化明为暗,柳暗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