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请跳转新地址 m.158xs.com

宋柔柔为了生活不再漂泊,答应帮慧安默写久已失传的华佗的医书《枕中灸刺经》。但又担心写完后被慧安撵走,便故意拖延着时间,一日只写两百字。慧安拿她也是无可奈何。

在佛寺每日只有两餐饭吃,上午一次下午一次。宋柔柔每日都是半饥半饱,以前在山里时也是吃不饱,可是偶尔也会捉到一只野兔而饱餐一顿,可是在寺里佛姑不给肉吃,她想出去摘点野果子,书没写完又不让出藏书阁。宋柔柔觉得自己简直是在坐牢。

好在智真每日有两次送饭时间,能同她说上几句话,竟管她说的不多。不过看上去,智真也愿意同宋柔柔讲话,因为这寺里只有她们两个年纪相近,其余的人都是在三四十岁以上。

这一日,智真送来饭食,她不像往常那样急急离去,而是站立在一旁看着宋柔柔写字。柔柔看见有吃的来了马上撂下笔,吃着野茶馍馍,问智真:“你今日得了空闲吗?”

“啊?没有。”智真说道。

“那你怎么还不走呢?”柔柔嘴里吃着馍馍,抬眼看向她问。

“噢,那我走了。”智真收了碗就要离去。

“你回来,让你走,你还真走了。你坐下吧,同我说说话。”宋柔柔指了指桌边上的一张凳子说道,“今日慧安师傅是不是不在寺里?”

智真看了看外面的楼梯,轻声说道,“慧安师傅每年从今日到十一月底都不在寺内,会外出一段日子。”

“今日?今日是十月二十三,是什么日子?”宋柔柔吃完了手里的馍,喝了口水,清了清嗓子问道。

“不知道。”智真说。

“也好,她不在我们出去玩一会儿吧。”宋柔柔心下大喜,那古板的老佛姑不在,正好可以出去透透气,在这阁楼里待了五日,她觉得自己身上都长草了。

“出去?”智真是一脸的惊愕,死劲的摇了摇头。“让慧安师傅知道的话,我会被打死的。”

“她又不在。”

“有人会跟她说的。”智真说,一脸的担忧。

“是吗?她打过你吗?”宋柔柔心下一惊,那老佛姑还会打人?下次见到她可得恭敬点。

“那倒没有,只是还是不要惹她生气的为好。”智真怯怯的说道。宋柔柔发现这智真很怕慧安,哪怕是提到慧安的名字,她也是脸色慌张。“不出去呀?也好,我们就聊聊天吧,怎么样?你家乡是哪里啊?你父母呢?怎么就到这里了呢?”

“我是长安人,我父母——”智真停了会儿,眼圈已红了,说话的声音开始颤抖,“他们——他们都死了。”

“是吗?”宋柔柔叹了口气,“原来你也是没有父母啊,我开始还奇怪呢,还以为父母狠心将你送来这里受苦。”停了一会儿,又说道,“我父亲也死了呢,母亲还在世,只是找不到她了。”

“我还有一个哥哥还活着。”智真说。

“他来看过你吗?”宋柔柔问道,这智真的身世同她竟是那样相像,也是孤儿,也是有兄长,心中不由得同她拉近了距离。

“没有。”智真摇摇头,低着头说道,“他没有自由。”

“人怎会没有自由?想出门的话,可以化个妆,换身衣服什么的,很好混出门的,我以前就是这样子偷偷出门的,一点问题也没有。”宋柔柔说。她想起在江夏偷偷跑出去玩的日子。

“你不知道,他是——”智真抬起头,急急地说道,可话说了一半又停住不言。

“他是什么?”宋柔柔好奇地问。

“他——没什么,总之,我不能说。我走了。”智真收拾了饭碗,匆匆地跑出了阁楼。

“她可真是个怪人耶。”

智真跑到厨房将碗放在桌子上。“怎么这个时辰了,碗还没有洗?师傅不在,你就放肆了不成?”身后一人厉声说道。智真转过身向着来人忙行了礼。

“原来是智善师姐。我这就收拾好。”

智善又说道,“你要知道,众多弟子中,师傅对你是最好的,我们都要下地做农活,你却只在厨房打杂,却还不知师傅的苦心,只是一味的贪玩。”

“师姐说的是,智真知道了。”智真俯下身子,不住的点着头。

智善看了看她,又摇摇头走出去了。这里,智真眼眶中早已浸出泪水,她慢慢地走到灶台边,地上摆放着一个已经坐得光滑溜圆的小木头凳子,智真双臂抱着胳膊,慢慢地坐在小凳子上,看着那灶里的木炭灰发呆。

须臾,她又从贴身的衣袋里取出一物,慢慢地打开来,却是一方罗帕,那帕上的一角绣着一只五彩飞凤,另一边的空白处,写着一首词:“登楼遥望秦宫殿,茫茫只见双飞燕。渭水一条流,千山与万丘。远烟笼碧树,陌上行人去。安得有英雄,迎归大内中。”

罗帕中还包了一物,是一只通透晶莹的龙型玉坠与一枚三角铜镜。那玉坠一面写着“益昌”二字,另一面写着一个“贞”字。智真双手捧着这几件物事,泪水似断线的珠子,全落在罗帕上。

她望着手中之物,低低的泣道:“父皇,母妃,贞儿想你们了。你们可有想贞儿么?”言毕,将脸埋在帕子里,呜呜咽咽的哭起来。

友链:小7看书

  1. 上一章
  2. 目录
  3.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