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奔疾走天地间,悠悠一线牵纸鸢。
少儿不识愁滋味,眉飞色舞望天边。
吃过早饭,傲寻带着青璇来到一块比较开阔的山地。在这高山上,任何时候都不会缺了风,而今日风向稳定,风速均匀,气流平和,正是放纸鸢的好天气。
石青璇将纸鸢一抖开,就快速地掉转头跑,等跑得差不多了,才回头望。这时候,只见那“老鹰”已经忽忽悠悠地在空中飘了!只听她高兴得大喊大叫,心也跟着飞了上去。
但她的小脸上除了兴奋还有莫名的担忧,一方面希望纸鸢越飞越高,另一方面又担心是否能再收回来!
石之轩夫妇在远处悠闲的欣赏,一切都是那么美好……
“你觉得寻儿这孩子怎么样?”碧秀心像是有心,又似无意地问道。
“有勇有谋,虽阴险,却不失原则,这就是我的看法,秀心可满意?”
“之轩,你好像觉得我对寻儿有所戒备?”
石之轩微微一笑,轻声道:
“何止你一人对他有戒备?”
“唉!是啊,从未料到这样一个人物,好像知晓天下事,却无人晓得他半点底细。我感觉寻儿日后绝非池中物,若他能怀有一颗侠义仁慈之心,确是武林之福,但……”
“秀心不是常说,冥冥之中自有主宰,我等方外之人,岂可逆天而行?”
…………
次日清晨,石之轩手执信函,独伫窗前。
“怎么了?凯子。”
“寻儿不辞而别,这是他留下的。”
碧秀心一怔,心情复杂地接过留信,吟吟念道:
“念及碧前辈所托,辗转难眠,又感此间事了,就此别过,两位前辈勿怪。
寻儿身无长物,唯留《九阴真经》上、下两篇,以慰不辞之罪。
预祝邪王完善‘不死奇功’,有缘再会。
《九阴真经---上部》: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是故虚胜实,不足胜有余。其意博,其理奥,其趣深,天地之象分,阴阳之候列,变化之由表,死生之兆彰,不谋而遗迹自同,勿约而幽明斯契,稽其言有微,验之事不忒,诚可谓至道之宗,奉生之始矣。假若天机迅发,妙识玄通,成谋虽属乎生知,标格亦资于治训,未尝有行不由送,出不由产者亦。然刻意研精,探微索隐,或识契真要,则目牛无全,故动则有成,犹鬼神幽赞,而命世奇杰,时时间出焉。”
碧秀心读到这里手指开始变僵,声音也有些打颤,这部《九阴真经》竟比《不死印法》更俱魔力,控制一下情绪,续道:
“《九阴真经---下部》:五藏六府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精之案为眼,骨之精为瞳子,筋之精为黑眼,血之精力络,其案气之精为白眼,肌肉之精为约束,裹撷筋骨血气之精而与脉并为系,上属于脑,后出于项中。故邪中于项,因逢其身之虚,其人深,则随眼系以入于脑,入手腼则脑转,脑转则引目系急,目系急则目眩以转矣。邪其精,其精所中不相比亦则精散,精散则视岐,视岐见两物……”
“如何?”
“廖廖数百字,却道尽世间武学至理,阴阳玄妙。更可怕的是,如此奇功,我等竟闻所未闻,真是不可思夷!”
“呵呵,我是指他突然离去。”
“莫非是鲁妙子?”
“武林要起风波了。”
“唉,世事茫茫难自料,由他去吧……”
本书由潇湘小说原创网首发,转载请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