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请跳转新地址 m.158xs.com

“颜儿,知道为什么刚才祖母让你留下吗?”玉老夫人突然问道。

玉青颜犹豫了一下,答道:“孙女,似乎有些明白。”

“那就说来听听,祖母看你明白了多少。”玉老夫人饶有兴味地说。

玉青颜心里紧张得打鼓,她努力了这么久,为的就是能在玉老夫人心中占上一席之地。可是,当她真的实现了这个目标,却又忍不住有种待价而沽的悲哀:“孙女以为,祖母是想让孙女明白,不管过去发生过什么事,对外人而言,我们都姓玉,只要有需要,玉家的人都当为辅国公府出上一分力。”

“你能明白这一点就好,”玉老夫人满意地笑了,她仔细想了想说道:“我记得东府有一片晚菊,再过半个月正是盛开的时候。界时,我打算以你的名义下个帖子,请京城一些故交家的小姐来赏菊,你说如何?”

“祖母,孙女只是客居在西府,以孙女的名义,是否有些名不正言不顺?”玉青颜有些迟疑地说。

玉老夫人淡淡地说:“东府、西府既然已经分家,也要有个分家的样子。赏菊宴摆在东府,你又是名正言顺东府的主人,以你的名义下帖子再恰当不过了。从明儿开始,你就过来慈安堂,我来教你怎么写帖子,安排宴席。这待客可是一门大学问,你也不小了,一些管家理事的学问都该学起来了。”

玉青颜心里说不清楚是什么滋味,努力了这么久,她终于摆脱了寄人篱下的身份,只要这场赏菊会一开,对外,她的身份就是堂堂正正的东玉府的主人,前辅国公嫡长女玉青颜,而不再是寄居在西玉府的堂三小姐。

可是,与此同时,她也将未来的命运交到了别人手上,尤其这个别人,还是处处为辅国公府大局着想的祖母,玉老夫人。

玉青颜压抑住心中的酸楚,垂下眼睛,顺从地说:“是,孙女一定不教祖母失望。”

玉青颜不知道自己这样拼命得到祖母的认同是对是错。

她觉得自己原本作为郁青的生活很幸福。虽然没有锦衣玉食,没有丫鬟婆子环伺,但是她拥有可贵的自由,以及不需要用心讨好,不讲究计算代价,与生俱来的亲情。

前世她的父母同样早逝,与疼爱自己的爷爷相依为命,爷孙俩的日子过得其乐融融。

如今每每午夜梦回,思及前世的无忧无虑,玉青颜觉得最庆幸的,竟是爷爷在她发生意外的前一年就已经离世,不必承受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苦。

在这异世生活了九个月,玉青颜发现这里虽然不是她所知道的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却是真正的古代。

这里等级制度森严,社会经济繁荣,可是建国不足百年,边界时有战乱,动荡不安,听缨络说,年年都有流民因为战乱涌入关内。因此即使离开这里,逃了出去,玉青颜真的不确定自己一个没有家族、没有能力自保的小女子可以活得很好。

所以,忍气吞声是免不了的,委曲求全想来也正常,她唯一能做的,就是学会一个真正的古代女子该如何生存。

而在这之后,玉青颜充满斗志地想,她会将命运重新掌握在自己手中。

玉青颜走了之后,玉老夫人闭目思量了许久。

玉老夫人的出身不低,忠义伯何家从龙有功,是开国功臣,可惜这几年后继无人,已经渐渐没落,而二夫人的娘家钱家这几年风头正盛。

钱家本来不是什么大贵之家,直到近些年,二夫人的父兄都入了仕途,父子同朝为官。

其父官运亨通,平步青云,官拜右相;其兄是地方大员,未到不惑之年就已经做到了知州;钱家又出了个深得圣宠的贵人,听闻马上就要封妃了。

如此一来,钱家便成了实打实的新贵,钱氏在辅国公府也有了底气。

更何况,当初两个儿子分家时,除了她的嫁妆,玉老夫人将老国公府的所有产业都拿出来,悉数分给两个儿子。

这也就是为什么二儿媳钱氏一当上了国公夫人,就不再像以前那样对她百般讨好。

哼,无利可图,自然不必起早。

这个儿媳以前看着还好,现在却越发的得意忘形,目光短浅。

至于与二儿子的关系,玉老夫人似乎想起什么,脸上涌起哀痛之色。

第二天一大早,破天荒地,玉家的几位小姐齐聚在慈安堂给玉老夫人请安,一时间慈安堂衣香鬓影,空前地热闹。

当四小姐玉筱娴一脸遗憾地告诉玉老夫人,钱氏病了不能来请安时,玉青颜偷眼望去,玉老夫人的神色丝毫未动。

从那天起,钱氏就干脆称病躲在暖香轩中不肯出来,也拒不肯理事。如此过了三日,大大小小的管事们遇事找不到人可以禀告,家中有些乱套。

玉青颜觉得,钱氏是因为玉老夫人要她交出东府的家产,甚至连玉延柏都不站在她那边,就轰轰烈烈地开展了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她恶意地猜想,二夫人钱氏可能是想给玉延柏和玉老夫人一个下马威,让他们领教到国公府没了她是不行的。

结果,玉延柏不吃她那一套,大手一挥,管事们全都到慈安堂,有请老夫人理事。玉老夫人只用了两个时辰,就将家事重新安排得井井有条起来。

玉老夫人见那些仆妇管事的时候,玉青颜就在内堂一笔一画地写请帖,在纸上安排赏菊宴的章程。

她从未见过如此多的仆妇、管事在慈安堂出入,简直如过江之鲫,他们禀报的事情也又多又杂——涉及到厨房、采买、浆洗、针线、田庄、店铺、家仆、佃户等等不一而足。

幸亏玉老夫人胸有成竹,只三言两语就能将事情安排妥当——看来当一个大家庭合格的主母,确实比玉青颜想象中要难得多。

眼见玉老夫人不费吹灰之力就拿回了管家之权,钱氏终于“病”不下去了。

在玉延柏有天晚上去了暖香轩,传来不少瓷器破碎和钱氏号哭的声音之后,第二天,玉延柏带着“痊愈”了的钱氏,一同来到慈安堂。

友链:小7看书

  1. 上一章
  2. 目录
  3.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