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请跳转新地址 m.158xs.com

且说赶车的壮汉刚将马车稳稳停在一家临水的客栈前,便有小二笑容满面的迎上来,待看见马车右上角挂着的“蒙”字木牌,脸上更是恭敬之色愈深。

谁人不知这蒙家三代为将,到如今,更是荣宠无二。暂且不论其故去的蒙骜和蒙武将军,为秦国攻城略地,出生入死,立下了汗马功劳。就说当今的家主蒙恬,率三十万众大败匈奴,使其败走七百多余李,被时人称赞为“中华第一勇士”。而其弟蒙毅,位至上卿,出则参乘,入则御前,名为忠信。这蒙氏兄弟,一个担任外事,一个常为内谋,深得始皇帝的尊宠,朝廷内外谁敢与他们争个高下?而这蒙家,谁能不敬,谁能不尊?

小二殷殷的将三人迎了进去。

这客栈虽小,服务却很是周到。章邯三人一夜好眠,却不知在这一夜之间,小镇上来了蒙家贵人的事被传得人人皆知,而同样传开的还有傍晚时韩信受辱之事。

次日,因往日军营里的习惯,因心里惦记着韩信这桩事,章邯与千虞皆起了个大早。在楼道上遇见,两人笑着见了礼,便一道下楼来。

此时天色还早,堂中只坐着那赶车的壮汉。这壮汉,名叫蒙二,乃是蒙家家奴。他虽是一介车夫,却跟随蒙恬三十余载,很是忠心耿耿,极得蒙恬信任。又因他武艺不错,便被蒙恬派来,随章邯护送小姐千虞回都城。

这蒙二地位虽不高,却胜在他品性正直又忠厚,平日很受人敬重。

章邯与千虞笑着与他问好。而他憨憨的笑着,知道他们今日要出门,也不待他们吩咐,吃完膜面,便去马厩收拾马车去了。

这边章邯与千虞用过早餐,便招呼了店小二过来,询问起韩信的事。

这店小二听章邯的形容,便知他们问起的是那不成器的韩家小子。他猜想这两个贵人许是听到了昨日有人受胯下之辱的事,一时兴起才打听的,万万没想到他们是对他打心眼瞧不起的小子起了结交的心思。

而这韩信,少时家贫,与老父、兄长相依为命。他自酷爱舞刀弄剑,因着家贫,便日日藏在小镇东边的武馆窗户外,将看到的招式一一暗记在心里,然后回到家中,就着树枝苦练。可好景不长,某日,窗外的他正学着里面的弟子的架势比划,被这武馆的馆主逮了个正着。

这武馆的馆主,人们见着他,都会尊称一声“李师傅”。偷师这等事虽未被列入罪条,却也是很被时人忌讳的,认为此举是不义之举。幸好这李师傅是个宽厚大度之人,悯他一片赤诚之心,便有了些收他为徒的意思。于是,他将自己手中的剑递给韩信,让他将偷学来的招式走一遍。

韩信人虽小,但因为天赋极佳,往日又是勤学苦练,所以那招式舞得如行云流水,有模有样。

李师傅门下的新一代弟子很不成才,如今见韩信小小年纪就能将剑招舞得风生水起,心下大喜,于是也顾不得那些个一道道的拜师礼数,立马让他磕头,认下了这个徒弟。就这样韩信拜了个好师傅,而李师傅得了个得意门生,想来要不是出了后面的那些事,这原本也算得上是一桩美事。

话说李师傅膝下有一子,名李秋生,剑术耍的也不错,平日里很受武馆里的弟子追捧。可一两年之后,韩信剑术日益精进。他再与小他几岁的韩信比试,竟然几次三番输于他,心里很是不服气。又加上不满李师傅对韩信的偏心,而武馆内的弟子也不弱往日敬重他,日子久了,李秋生在心里生了嫉恨。后来,不知他从何处得知了韩信少时偷师的事,并将这事散布开来,其中少不了会添油加醋一番,如此,韩信便被传成了不顾廉耻,奸佞狡诈之徒。

而韩信感念他父亲的恩情,自个儿又是极傲之人,便不愿与李秋生之流辩驳,非要计较个是非曲直出来。这时的他哪里知道三人成虎和人言可畏啊!有人听着传言,信以为真了,便少不得戳他的脊梁骨,而这冷傲的少年却坚信着清者自清。待年前其父瓮,韩信便跟着兄长过活。但其嫂嫂见他每日去武馆习武,很是不满他的白吃白喝,便时常与邻里抱怨他好逸恶劳。

时人多是人云亦云之徒,除了深谙韩信品行的相近之人,皆远离他而去。

这店小二显然也是那人云亦云之人,提起韩信,脸上便露出鄙夷之色,想到他还在两个蒙家贵人面前丢了小镇的脸面,更是深以为耻,所以介绍起他来,自然是没有好话的。

千虞前世,与大多数现代人一样,对历史上这个用兵如神助的英雄还是很崇敬的。此时,听店小二如此说道,她的脸上自然不太高兴。

章邯见惯了她在他面前自诩宽容大度,心下腹诽面上浅笑的有趣模样,现在见她露出这明显的不高兴来,向来清冷的眼底竟起了涟漪,泛出些微带着宠溺的笑意。他再问了店小二那城东武馆的方位,便打发了他下去,然后转过来对着千虞,浅浅笑道:“你这是在和他计较个什么?”

千虞见他笑意中有些打趣的戏谑,想自己和个乡野之人置气,的确失了些风度,便有些不好意思了。她叉开话题,道:“我们既然是去武馆寻人,还是佩着剑为好。”

于是两人回屋佩了剑,再下楼来,一道上了蒙二备好的马车。

那青色的马车,行走在这水墨画般的小镇里,咿咿呀呀的唱着歌儿,卷起一道尘烟,留下两道车辙。而等在终点处的少年,茕茕孑立,麻衣如雪。他的背后会悄然绽放着怎样的绝代风华?

友链:小7看书

  1. 上一章
  2. 目录
  3. 下一章